大多數人會認為, 人一旦上了年紀, 運動就開始力不從心了。 近日, 美國《男性健康》雜誌就指出, 男性40歲之後, 健身的狀態會有別于年輕時, 但如果注意以下8點, 效果更好。
1.不要低估自己的運動能力, 可以適當做一做大強度運動。 別以為年過40, 運動能力就會一落千丈。 研究發現, 男性在50—75歲的年齡段, 每年運動能力只會下降3.4%。 所以, 不要畏懼籃球、足球等大強度運動, 適當參加不但能提高體能, 而且有助於減輕壓力, 放鬆心情。
2.挑選讓你舒適的方式。 如果你在進行某項運動時經常出現一些身體不適, 那麼就說明你並不適合這項運動。
3.調整速度, 以間歇式訓練為主。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是步行, 可以在運動中結合快步、慢走、慢跑等多種方式, 有助於在較短的時間內消耗體內更多熱量, 消滅啤酒肚。
4.剛開始鍛煉, 別求太快。 如果以前沒有運動習慣, 可以從最簡單的散步開始。 形成習慣後再增加運動量。 40多歲的人無論多麼有經驗, 充分熱身都非常必要。
5.增加力量、柔韌性和平衡練習。 隨著年齡的增加, 人體器官也在衰老。 因此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 但更要適當增加力量、柔韌性及平衡力的鍛煉。
6.運動多樣化。 每天做同樣的運動, 既容易厭倦又容易受傷, 特別是對於年過40的男性來說。 因此建議進行交叉練習, 比如跑步與騎自行車運動結合、游泳與力量器械練習結合等。
8.注意舊傷。 運動一定要注意舊傷。 如雙膝曾經受過傷, 跑步就不是最佳選擇。
胃腸功能好的人, 第二、三腳趾往往粗壯而有彈性, 站立時抓地牢固;胃腸功能差的, 這兩個腳趾多乾癟而無彈性, 站立時往往抓地不牢。
活動腳趾的方法非常簡單, 最常見又有效的有以下幾種:
腳趾抓地站立或坐姿, 將雙腳放平, 緊貼地面, 與肩同寬, 連續做腳趾抓地動作60~90次。 做此動作時, 可赤腳或穿柔軟平底鞋, 每日可重複多次。
腳趾取物每天洗腳時可在盆裡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或其他物體, 在泡腳的同時練習用第二、三腳趾反復夾取。
扳腳趾反復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 同時配合按摩第二、三腳趾趾縫間。 對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的患者, 宜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 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腹瀉者, 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