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涎, 又稱“滯頤”, 俗稱“流口水”, 指兒童口涎不自覺地從口內流溢出來的病證。 以3歲以下的幼兒最為多見。 嬰兒時期, 因其口腔淺, 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唾液, 偶而發生流涎, 這屬生理現象, 不屬病態。 現代醫學把本病稱為“流涎症”, 其發病原因多是由於口咽粘膜炎症、面神經麻痹、延髓麻痹、腦炎後遺症或小兒呆小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
(1)脾胃濕熱:流涎粘稠, 口氣臭穢, 食欲不振, 腹脹, 大便秘結或熱臭, 小便黃赤,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指紋色紫。
(2)脾氣虛弱:流涎清稀, 口淡無味, 面色萎黃, 肌肉消瘦, 懶言乏力, 飲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