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臂叢神經的組成、位置和分支

1.臂叢的組成和位置:臂叢(plexus brachialis)由第5~8頸神經前支及第1胸神經前支一部分組成。 臂叢自斜角肌間隙穿出, 行於鎖骨下動脈後上方, 經鎖骨後方進入腋窩, 行程中臂叢的五個根的纖維經過分離組合, 最後圍繞腋動脈形成內側束、外側束及後束。 由此三束再分出若干長、短神經。 在鎖骨中點後方, 臂叢各分支較集中, 位置較淺, 此點為進行臂叢阻滯麻醉的部位。

2.臂叢的分支

(1) 胸長神經(C5、7)于鎖骨上方發于臂叢, 沿前鋸肌表面下降並支配此肌。 此神經損傷, 前鋸肌麻痹, 表現為“翼狀肩”, 上肢上舉困難。

(2) 胸背神經(C6、8)起自後束,

沿肩胛骨外側緣下行, 分佈於背闊肌。

(3) 肌皮神經(h.musculocutaneus)(C5、7)(圖10—85、86)自外側束髮出後, 斜穿喙肱肌, 經肱二頭肌與肱肌之間下行, 並發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終支在肘關節稍上方的外側, 穿出臂部深筋膜, 改名為前臂外側皮神經, 分佈於前臂外側皮膚。

(4)正中神經(n.medianus)(C5、7)(圖10—85、86)由來自臂叢內側束和外側束的兩個根合成, 沿肱二頭肌內側溝, 伴肱動脈下行到肘窩, 繼在前臂指淺、深屈肌之間沿前臂正中下行。 經腕至手掌, 發出正中神經掌支(返支), 進入魚際, 發出3條指掌側總神經, 再各分為2~3條指掌側固有神經至1~4指相對緣。 (圖10-87) 正中神經在臂部無分支。 在肘部和前臂發肌支:支配除肱橈肌, 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魚際肌和第一、二蚓狀肌。

發皮支:支配手掌橈側2/3的皮膚, 橈側三個半指的掌面皮膚, 以及其背面中節和遠節的皮膚。 正中神經損傷可致:①運動障礙:前臂不能旋前, 屈腕力減弱, 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做對掌動作。 ②感覺障礙:上述皮膚分佈區感覺障礙, 尤以拇、食、中指遠節關節最為明顯。 ③肌肉萎縮:魚際肌萎縮, 手常變平坦稱為“猿手”。

(5)尺神經(n.ulnaris)(C7、T1)(圖10-85、86)發自臂叢內側束, 沿肱二頭肌內側溝, 隨肱動脈下行, 在臂中部轉向後下, 經肱骨內上髁後方尺神經溝, 進入前臂。 在溝中尺神經位置表淺, 緊貼骨面, 骨折時易受損傷。 尺神經在前臂尺側腕屈肌深面隨尺動脈下行, 至橈腕關節上方約5cm處, 發出尺神經手背支,

本幹下行稱尺神經掌支, 經豌豆骨橈側分淺、深支入手掌(圖10—88.89)。 尺神經在前臂發出肌支, 支配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 深支支配小魚際肌, 拇收肌、全部骨間肌及第三、四蚓狀肌。 淺支在手掌分佈於小魚際的皮膚和尺側一個半指皮膚。 手背支分佈於手背尺側半及尺側二個半指皮膚(第3、4指相鄰側只分佈於近節背面的皮膚)。 尺神經損傷後可致:①運動障礙:屈腕力減弱, 拇指不能內收, 其它各指不能內收與外展, 環指與小指末節不能屈曲。 ②感覺障礙:尺神經分佈區感覺遲鈍, 而小魚際及小指感覺喪失。 ③肌肉萎縮:小魚際平坦, 由於骨間肌及蚓狀肌萎縮, 掌骨間隙出現深溝, 各掌指關節過度後伸, 第 4、5指的指間關節屈曲, 表現為“爪形手”。

(6)橈神經(n.radialis)(C5、8)(圖10—89、91)發自臂叢後束的粗大神經, 初在腋動脈後方, 繼而伴隨肱深動脈向後, 在肱三頭肌深面緊貼肱骨體的橈神經溝向下外行, 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為淺支與深支。 ①淺支:在肱橈肌深面, 伴橈動脈下行, 至前臂中、下1/3交界處轉向手背, 分佈於手背橈側半的皮膚以及橈側二個半指背面的皮膚(圖10—86、88)。 ②深支:較粗、主要為肌支。 穿旋後肌至前臂背側, 在深、淺肌之間下降, 分數支, 其長支可達腕部。 (圖-89) 橈神經肌支:支配肱三頭肌、肱橈肌及前臂後群所有伸肌和旋後肌。 橈神經皮支:分佈於臂、前臂背側和手背橈側半及橈側二個半手指皮膚(圖10—88)。 肱骨幹骨折易傷及橈神經, 表現為①運動障礙:不能伸腕和伸指, 拇指不能外展, 前臂旋後功能減弱。
②感覺障礙:前臂背側皮膚及手背橈側半感覺遲鈍, “虎口”區皮膚感覺喪失。 ③抬前臂時, 由於伸肌癱瘓及重力作用, 出現“垂腕征”(圖10—90)。 7.腋神經(n.radialis)(圖10—89)發自臂叢後束, 伴旋肱後動脈向後, 繞肱骨外科頸至三角肌深面。 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皮支繞三角肌後緣分布於肩部和臂部上1/3外側面皮膚。 肱骨外科頸骨折時, 可損傷腋神經, 表現為:①運動障礙:肩關節外展幅度減小。 ②三角肌區皮膚感覺障礙。 ③三角肌萎縮, 肩部失去圓形隆起的外觀, 肩峰突出, 形成“方形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