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大溫中丸

《醫學六要, 治法匯》卷六引丹溪方:大溫中

【處方】香附的功效與作用(醋的功效與作用浸)1斤(春、夏1宿, 秋、冬2宿),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兩, 針砂(炒紅, 醋淬7次)1兩,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制)5兩,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5兩,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5兩, 蒼木5兩(泔浸), 白術2兩,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2兩, 青皮6兩, 芍藥5兩,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5兩, 三棱5兩, 蓬術5兩,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5兩。

【制法】上為細末, 醋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黃病久者。

【用法用量】蒼黑筋骨露, 氣實者, 米飲送下50-60丸;肥白氣虛者, 白術湯送下30-40丸。 服7日後, 便覺手掌心熱涼、口唇內有紅暈,

半月愈。

【注意】忌一切油膩、生冷、肉、面、雞、鵝、羊、鴨、糍粽難化之物。

【摘錄】《醫學六要, 治法匯》卷六引丹溪方

《醫統》卷十八:大溫中丸

【處方】針砂10兩(炒紅, 醋淬7次), 陳皮5兩, 蒼術5兩, 青皮5兩, 厚朴(薑制)5兩, 三棱(醋煮)5兩, 莪術(醋煮)5兩, 黃連5兩, 苦參5兩, 白術5兩, 生甘草2兩, 香附子1斤(制)。

【制法】上為細末, 醋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制肝燥脾。 主疸證。 黃疸黃胖與黃腫。 虛黃, 耳鳴, 口淡, 怔忡, 微熱, 四肢無力, 怠惰嗜臥, 腳軟, 脈沉細, 或兼食積發黃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 食遠鹽湯送下。

【摘錄】《醫統》卷十八

《丹溪心法》卷三:大溫中丸

【別名】溫中丸

【處方】陳皮5兩, 蒼術5兩, 厚樸5兩, 三棱5兩, 蓬術5兩, 青皮5兩, 香附1斤, 甘草1兩, 針砂2兩(醋炒紅)。

【制法】上為末, 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制肝燥脾。 主食積,

黃腫。 穀疸、酒疸。

【用法用量】溫中丸(《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注意】忌犬肉、果、菜。

【各家論述】《醫方考》:方名溫中者, 主療濕郁於中之義也。 水穀酒食, 無非濕化, 傳化得宜則治。 一或積于中宮, 則遏少火, 熱而病黃矣。 故用蒼術、香附、陳皮、青皮、厚朴以平胃中之敦阜而利其氣, 氣利則水穀不滯;用三棱、莪術以削堅, 削堅則積滯漸除, 用針砂者, 一借其銳金之令, 以伐上中之木邪, 一用其清肅之氣, 以除少火之蒸熱也, 甘草之用, 和中而協諸藥爾。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重訂通俗傷寒論》:大溫中丸

【處方】制蒼術2兩, 炒山楂1兩半, 川樸1兩, 廣皮1兩, 青皮1兩, 雲苓1兩, 炒白術1兩, 醋炒針砂1兩, 生甘草梢2錢。

【制法】六神曲糊為丸。

【功能主治】黃胖水臌, 腹膨腫滿。 脾虛生濕, 濕鬱為熱,

腹膨腫滿, 黃腫水臌, 氣化不行, 飲食衰少。

【用法用量】《飼鶴亭集方》本方用法:煉蜜為丸, 瘦人米飲送下, 肥人白術湯送下。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