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陽亢生熱, 熱盛生痰, 痰盛就會生驚生風。 因此, 在癲癇病治療, 特別是發作期的治療中, 解熱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多數醫家認為, 羊角風熱證主要表現為心肝二經鬱熱。 解熱首先是要辨清是外感還是內熱, 是真熱還是假熱, 是心經的熱還是肝經的熱。
外感暑熱, 如內裡寒濕, 就容易成風成痰。 在這種情況下, 外熱為表, 內寒為本, 那麼溫平內裡就是重要的, 解表倒在其次, 一味下苦寒之藥, 與內寒相兼相迎, 反會生內熱。 內寒虛者為陰, 涼藥一促, 就如雪上加霜, 衍成虛火,
可見, 如果不辨表裡、真假, 解熱一法便用不到點子上。 進一步說, 經脈之間互為表裡, 臟腑各部互相傳變, 真要能把藥用在該用的地方, 絕非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