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保護視力的方法有哪些?在電腦電視甚至是觸屏手機越來越流行的時候, 人的視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視力下降在人群中越來越嚴重, 而且患者年齡也在逐年降低, 那到底保護視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視力下降的原因
日常學習/生活中不良習慣引起的非職業性視力衰退(大部分青、少年近視屬於這種情況);由於年齡上升, 眼睛生理機能自然衰退;遺傳原因, 家族中(特別是長輩)有跟近視有關的基因;由於職業引起, 如在各種強光環境中工作。
光線亮度
光線亮度不應過暗也不宜過亮,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在不佳的環境光線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是發生近視、近視加深的主要原因, 應儘量避免。 一般用眼一小時就可以休息了, 可以看看風景, 或閉目休息, 而且眼睛離書本/電腦要保持適當距離(不小於30釐米)。
戶外運動/活動
多一些戶外的運動/活動, 在促進血液迴圈的同時, 眼睛會有更多的遠眺時間, 還可以幫助放鬆眼部肌肉/神經, 其對視力保護作用不言而明。
食品調節
多吃含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番茄、檸檬、獼猴桃、山楂等新鮮蔬菜和水果。 多吃含富含維生素A, 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禽蛋等。
除眼病外, 一般大家都認為, 視力下降與用眼衛生有關, 而實際上導致視力障礙的因素還有很多, 像以下與用眼無關的因素也必須引起人們的注意。
飲食:
科學家發現, 老鷹在3000米高空飛行, 可以看清地面上的小雞, 這與老鷹視網膜中含大量的硒有關。 人體缺硒時, 透明的晶體也可能發生渾濁而出現白內障。 所以人們應該注意攝入含硒多的食物, 如動物內臟及魚、蝦、蛋黃、海帶、香菇、木耳、瘦肉等。
速度:
有人計算, 車速超過70公里時, 司機的視力可由原來的1.5下降到0.7, 車速每提高1/3, 視認距離也減少1/3, 同時視野也相應縮小。
噪音:
研究證明, 長期在中等強度噪音的環境中工作, 視力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90分貝的噪音, 會使眼睛區別光亮的敏感度降低。 在115分貝的噪音環境中工作, 可使眼睛對光亮度的適應性下降20%。 比如, 在夜間行車, 車廂裡的音響達到95分貝時, 音響與機車的震動聲聯合發生作用, 就能使眼睛辨別暗光的敏感度下降, 識別弱光的反應時間延長, 司機判斷車外物體情況發生困難, 從而增加了發生車禍的危險性。 這是因為, 噪音在作用於聽覺器官的同時, 也作用於視覺器官, 使其功能不能正常發揮。
吸煙:
長期大量吸煙, 可以引起中毒性視神經病變, 由此而喪失的視力不易恢復。 專家對兩萬多人進行調查, 發現每天吸煙20支以上者, 白內障的發病率比對照組高兩倍。 這可能是吸煙使血漿中維持晶狀體的營養物質缺少的緣故。
家庭關係:
美國眼科專家發現, 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 如父母虐待孩子、夫妻經常吵架等, 對學齡前兒童的視力會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