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學前,父母應該給孩子好好上一“課”

隨著暑假接近尾聲, 學生們將紛紛回歸到“校園模式”。 面對升學、人際和新環境帶來的種種壓力, 有不少學生都會在開學初期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應。 對此, 心理學專家表示, 開學後學生的生活節奏驟變, 很可能會遭遇“心理不適期”。 不同年齡段心理問題也不一樣, 大一些的孩子如小學或初中的, 則是學習障礙、多動症及社交障礙多一些。 家長和學校要加以留心, 最好在開學前先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掃雷”, 讓孩子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學期。

分離焦慮 三四歲的幼兒居多

很多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都不願意與父母分開,

所以經常哭鬧。 比如說去年剛進幼稚園, 還沒完全適應, 放了寒假後, 在家待了一段時間, 就不願再去了, 這就是分離焦慮, 屬於情緒障礙的一種。 一般容易發生在獨立與適應能力比較差、膽子小、有依賴性的小朋友身上, 他們往往經常哭鬧, 愛發脾氣, 不願意去幼稚園。

對此, 心理學專家向家長支招:首先家長不要過分溺愛, 應當培養孩子獨立性格及適應能力, 不要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攬, 應當給予孩子一些自主的權利, 同時, 經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不要只是在較為封閉的空間內待著。

課堂多動症 三四年級以後凸顯

對於多動症, 其實很多時候在一二年級的孩子看不出什麼來, 但到了三四年級以後卻會凸顯。

因為在一二年級的時候, 很多孩子的學習上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到了三四年級以後難度逐漸加大, 很多孩子就坐不住了。 而男孩表現好動, 在上課的時候坐不住, 經常動來動去的, 而女孩兒則是分心, 容易走神兒, 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上述表現, 那麼就應當及時到兒童專業門診進行就診。 家長或老師不要把孩子的這種多動認為是調皮的表現而進行指責或打罵。

學習障礙症 初高中學畢業生多

一些上畢業班的孩子容易患學習障礙症,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學習成績很差, 跟不上課程, 在放假期間, 這樣的學生經常還完不成假期作業, 但又要開學了, 所以就緊張, 也不願意去學校。 加上有厭學情緒,

一去學校就緊張, 有恐懼心理, 嚴重者則可發展為學校恐懼症。

專家表示, 家長不妨先降低心理目標, 這樣的孩子應以多鼓勵為主, 平時不能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 要讓孩子多方面發展, 同時, 老師與家長也不能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還是要多進行輔導, 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叛逆, 學習成績下降互相指責, 甚至跟孩子吵架, 這樣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 還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被“拖”得更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