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中醫調理更年期綜合症的方法

【典型病例】

全身不適, 檢查卻都正常

45歲的陳女士, 最近三個月, 連續感到頭昏疲乏、胸悶胸痛、腹脹便結、煩躁易怒、茶飯不思、失眠多夢, 她說, 已查過心電圖、全胸片、胸部CT、頸椎片、腦電圖、血常規等, 均無特殊異常發現, 但就是感到全身不適、周身酸痛, 面色憔悴, 已經影響到她的工作和生活。 她的家人也說“她以前沒病, 近些日子特別愛嘮叨、愛發脾氣、無精打采, 老覺得自己得了什麼重病, 現在連家門都不想出了, 就想整天躲在家裡。 ”

【病因探析】

“亞健康”

讓卵巢功能減退

專家介紹, 現代都市中, 像陳女士這樣的中年白領不在少數,

由於競爭壓力加大, 女性亞健康人群比例逐漸上升, 再加上中年婦女還要面臨家庭生活的煩惱, 這些因素使得女性卵巢功能有加速減退之勢, 因此, 女性更年期提前出現就不足為怪了。 醫學上將女子到了絕經期前後, 常常出現的一系列症候群, 稱之為“更年期綜合征”, 又叫絕經期症候群, 這是每名女性必須走過的一段人生歷程。 婦女達到一定年齡, 由於卵巢功能逐漸減退, 最終接近完全停止的一個階段稱為更年期。 卵巢功能的衰退以及消失, 是引起更年期內分泌紊亂的根源, 而生活負擔過重、工作壓力過大引起的亞健康, 又是引起卵巢功能減退的罪魁禍首。

據介紹, 女性絕經的年齡因人而異, 一般在45-50歲,

也有早在40歲, 甚至更早即絕經者, 有的又可延遲到55歲, 甚至更晚。 在更年期的婦女中, 有10%-30%的婦女會出現較重更年期綜合征, 大部分婦女可以平穩跨越這一階段, 逐步過渡到老年期。

【對症下藥】

中藥調養, 多補鈣和維生素

據介紹, 中醫根據女子更年期綜合征的各種表現, 經常將它歸納為陰虛陽亢(腎虛肝旺)、心脾兩虛及心腎不交等類型。 預防更年期綜合征, 需積極防治亞健康, 減輕各種壓力, 從容面對生理變化, 樹立自信、釋然的良好心態, 尋找傾訴釋放壓力的良好管道, 同時配合天然中藥調養和合理的飲食調理。

中醫多根據更年期綜合征的特點, 予以健脾養心、滋陰益腎、疏肝解鬱等法調治, 代表方有歸脾丸、養心湯、二至丸、甘麥大棗湯、二仙湯、知柏地黃丸、柴胡龍牡湯、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丹梔逍遙丸、十全大補丸、烏雞白鳳丸等,

或熬制膏滋, 或製成丸藥散劑服用。

飲食食療對更年期綜合征也有積極的防治作用。 專家建議處於更年期的女性, 多吃些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 以保護更年期骨骼和預防心臟毛病;經常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C以及β-胡蘿蔔素的新鮮蔬菜瓜果, 如蓮子、木耳、淡菜、鴨肉、烏骨雞、蚌肉、枸杞頭、烏賊魚、牡蠣肉、甲魚、龜肉、海參、蛤蜊、豬腰、豬心、菊花腦、芹菜、馬蘭頭、黃瓜、絲瓜、綠豆、荷葉、番茄、菠菜、胡蘿蔔等。

專家介紹, 處於更年期的女性也可製作藥膳食療方調治, 如針對疲乏為主, 可以選用西洋參山藥烏骨雞湯;失眠為主, 可選用棗仁百合茯神粥;頭昏烘熱為主,

可選擇枸杞菊花梔子燉甲魚;腰酸面容憔悴為主, 可選玉竹菟絲子女貞煨豬腰;出汗為主, 可選用小麥大棗當歸地黃燉豬心;胸悶為主, 可選用白蒺藜合歡花玫瑰茶等。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男性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是什麼?

    男性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過渡的生理轉折期間出現生殖生理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在男性45歲以後會出現性腺功能由盛而衰的轉變過程,表現出情緒、心理、志趣、精力、食欲和性☆禁☆欲等多方面的變化。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更年期綜合症的危害是什麼?

    你好,男子與女子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老年,身體衰老,性功能開始逐漸減退.男子也有一段更年期.男子更年期年齡一般在50~60歲之間,但由於每個 人體質,生活條件等情況不同,性功能的減退與更年期的遲...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更年期綜合症怎樣調理?

    男性更年期抑鬱症的表現最典型的特徵是,大多數患者都具有易被激怒、脾氣暴躁的特點。由於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本來就容易發怒,再加上更年期內分泌紊亂,就更容易動怒。因此男性更年期抑鬱症的自我調節,首先要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

    男人更年期綜合症的主要表現在雄性激素分泌量過低!具體的症狀若沒有合併其它問題症狀是 不明顯的。建議去做個檢查,確診存在的具體問題,及晨對症處理解決問題。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

    1.精神症狀 主要是性情改變,如情緒低落、憂愁傷感、沉悶欲哭,或精神緊張、神經過敏、喜怒無常,或胡思亂想、捕風捉影,缺乏信任感等。 2.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主要是心血管系統的症狀,如心悸、心前區不適...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