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兒童用藥常見5大錯誤 家裡這些藥要儲備

寶寶生病了, 家長們的第一反應是“吃藥”。 不過, 心急的父母們很多時候單憑經驗給寶寶用藥, 不小心就犯錯誤了!錯誤用藥不僅不能很好治好孩子的病, 還會傷害孩子身體。 日常兒童用藥的盲區, 家長們踏足了嗎?

盲區1:用藥太早

有的孩子剛剛流點清鼻涕或者咳嗽兩聲, 家長就立即給孩子吃上藥或者去醫院, 而這樣很可能孩子病情本來不重, 但是由於保暖太過或者到醫院後的交叉感染導致孩子病情加重。 所以, 如果孩子只是出現輕微的感冒症狀, 並且不發燒、不腹瀉、飲食正常、精神頭足, 家長不必急於吃藥或看醫生。

如果只是單純的普通感冒, 一般三五天就會痊癒, 如果症狀持續三天以上並且有加重的趨勢, 需要及時就醫。

盲區2:濫用抗生素

有時候, 我們會把抗生素當作一種“萬能藥”, 一有感冒、咳嗽就用抗生素, 一有發燒也會馬上服用抗生素。 但張琳明確指出, 如果沒有細菌、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的話, 抗生素的使用是沒有必要的, 而我們日常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所以, 不要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過多, 不僅會傷腸胃, 影響食欲, 同時也會殺死腸道內益生菌, 對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盲區3: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確實起著重要作用, 但不可盲目地認為多多益善。 不少藥用維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

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 用量過大或過久可能造成體內蓄積而中毒。 如魚肝油(含Va與Vd)吃多了可引起發燒、厭食、煩躁、肝與腎臟功能受損。 水溶性維生素雖較安全些, 但也不可疏忽, 如Vc服用過多可誘發尿路結石、脆骨症等。

盲區4:一病多藥

一些媽媽在給寶寶用過一種藥物後, 發現並沒有效果, 於是就想著換一種藥試試看, 殊不知, 這樣多種藥物齊頭並進。 藥物過雜, 互相之間作用可抵消, 而毒性反應卻相加, 不僅療效不好, 而且會出現不良反應。 如將磺胺與Vc聯用, 可加重腎臟中毒;青黴素與阿司匹林同用, 可降低青黴素的抗菌功效。 至於青黴素、氯黴素、磺胺藥一齊上, 或青黴素、頭孢菌素與慶大黴素為伍,

同樣有上述危險。

盲區5:糖水服藥

許多媽媽在給寶寶喂藥的時候會發現, 寶寶不願意喝帶有苦味的藥物, 於是便用糖水給寶寶服藥。 殊不知, 糖中有較多的鈣、鐵等礦物元素, 可與中藥中的蛋白質起化學反應, 並在胃液中凝固變性, 繼而混濁沉澱, 致使療效大打折扣。 有些藥物恰恰是利用苦味來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發揮療效的, 若在藥中加糖, 效果不佳。

小寶寶難免會生病, 家中為寶寶備一些常用小中藥是非常必要的, 既可防病, 當寶寶有些輕微的不適時, 也不必慌慌張張地跑到醫院。 家庭兒童用藥儲備哪些:

寶寶停乳、停食, 或腹脹、腹痛、大便秘結時, 可服用一撚金膠囊。

1歲以下每次服用1粒, 每日1-2次。

1-3歲每次服用2粒, 每日1-2次。 4-6歲每次服用3粒, 每日1-2次。

提示:也可以溶解於牛奶、果汁內給寶寶服用, 味道更好。

寶寶發熱、咳嗽並有痰鳴, 或腹部脹氣而不思飲食, 或煩躁易驚, 夜寐不安時, 可服用珠珀猴棗散。

100天內的寶寶每次服用1/3瓶, 每日2-3次。 1歲以下每次服用1/2瓶, 每日2-3次。 1-4歲每次服用1瓶, 每日2-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 每日2-3次。

提示:平時每週服1-2次, 可保平安, 這種藥也可溶解於牛奶、果汁、稀飯內服用。

寶寶厭食、貧血、慢性腹瀉、遺尿、夜啼時等, 可服用醒脾養兒顆粒, 它具有醒脾開胃、養血安神的作用。

1歲以下每次服用1袋, 每天2次。 1-2歲每次服用2袋, 每天2次。 6歲每次服用2袋, 每天3次。 7-14歲每次服用3-4袋, 每天2次。

提示:溫開水沖服, 感冒、咳嗽、發燒的寶寶忌服。

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

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 每天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 每天3次。 2-4歲每次服用15ml, 每天3次。 大於5歲每次服用20ml, 每天3次。

寶寶患上非感染性腹瀉、體弱面白、大便次數增多、便稀並氣味臭穢, 含有不消化食物, 或有時成蛋花湯樣, 伴有腹脹、睡眠不甯時, 可服用脾可欣嬰兒健脾顆粒。

1歲以下每次服用1g, 每天3次。 1-3歲每次服用4g, 每天2次。 4-7歲每次服用8g, 每天2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