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不如食補, 感冒也同樣, 人們在尋找治療感冒的藥物時, 不妨選擇感冒食療湯, 從日常生活選材, 具有解表驅寒、益氣補虛等功效。 下面看看小編為大家推薦的8款感冒食療湯吧, 美味又防病。
1、黃芪姜棗湯
配方:
黃芪15克, 大棗15克, 生薑3片。制法:
以上三物加水適量, 用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煮約1小時即可。功效:
益氣補虛, 解表散寒, 預防感冒。用法:
吃棗飲湯。2、香薷扁豆湯
配方:
香社10克, 白扁豆12克, 陳皮6克, 荷葉8克, 白糖適量。制法:
將白扁豆妙黃搗碎, 與香薷、陳皮、荷葉一同煎煮, 煮沸10分鐘後過濾, 去渣取汁, 加入白糖調味。功效:
清暑祛濕解表。用法:
每日1次, 不拘時頻頻飲之。 連服3~5日。3、姜絲鴨蛋湯
配方:
生薑50克(去皮), 鴨蛋2個, 白酒20毫升。制法:
生薑洗淨去皮, 切成絲, 加水200毫升煮沸, 鴨蛋去殼打散, 倒入生薑湯中, 稍攪, 再加入白酒, 煮沸即可。功效:
解表散寒, 預防感冒。用法:
每日1次, 吃蛋飲湯, 頓服, 可連服3日。
4、苦瓜蓮肉湯
配方:
苦瓜30克, 蓮葉1張, 豬瘦肉50克。制法:
將苦瓜、鮮蓮葉、豬瘦肉均切片,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人鍋內,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文火煮約1小時, 至肉熟, 調味即可。功效:
清暑解毒, 利濕和中。用法:
飲湯食肉。5、白菜根蔥白湯
配方:
大白菜根3個, 蔥白連須2根, 蘆根10克。制法:
上三物以水煎煮10~15分鐘即可。功效:
辛散解毒, 清熱祛濕。用法:
每日1劑, 趁熱分2次服用。6、姜絲蘿蔔湯
配方:
制法:
生薑切絲, 蘿蔔切片, 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 煎煮10~15分鐘, 再加入紅糖適置, 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
祛風散寒解表。用法:
每日1次, 熱服。7、香菜蔥白湯
配方:
香菜15克, 蔥白15根, 生薑9克。制法:
將香菜、蔥白、生薑分別洗淨, 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 去渣取汁飲服即可。功效:
發表散寒。用法:
每日2次, 連服2~3日。8、蔥豉湯
配方:
蔥白2根, 豆豉10克。制法:
用水500毫升, 入豆豉煮沸2~3分鐘, 之後加入蔥白、調料出鍋。功效:
解表散寒。用法:
趁熱服用, 服後蓋被取汗。
風寒和風熱感冒症狀的區別
如果是得了風寒感冒, 則患者會感覺全身怕冷、流涕, 且舌苔淡白, 感冒過程中不出汗。
而風熱患者往往會有發熱、出汗的症狀, 還會感到喉嚨痛, 且流黃涕、大便幹結。
最近, 在一些網站上看到有文章向公眾推薦“姜絲可樂”來治療流感。 “姜絲可樂”真能治療流感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姜絲可樂”的基本製作方法:將新鮮的生薑洗淨, 去皮, 切成小細絲, 把煮鍋洗淨, 放入一瓶可樂, 同生薑絲一起煮開。 一般給成人喝的, 姜和可樂的比例為1∶100, 少兒可酌情調節比例。 放溫後可直接飲用, 每日3次。 由於味道不錯, 很多人還把姜絲可樂當作一道飲料。
可樂煮薑絲, 可謂“中西結合”, 很有創意。 可惜, 這樣的創意只能用來治療中醫所說的風寒型感冒。 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姜是辛溫之品,
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風熱等不同類型, 並非感冒都適宜服用辛溫的姜湯發汗來治療。 風熱感冒屬於人體傷於風熱, 如果這時再服用生薑類溫熱藥, 就如同火上澆油, 更加重內熱。 而流感就更不能用“姜絲可樂”了, 因為中醫認為, 流感亟需用苦寒中藥清瘟敗毒, 而“姜絲可樂”顯然不具備苦寒之
作為止咳品, 川貝常被人們用來和梨子一起煮用來止咳。 對此, 北醫生提醒, 川貝如果用不好, 不但浪費而且還可能加重病情。
醫生告訴記者, 川貝也稱川貝母, 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昂貴的中藥材,
在冬天比較乾燥的時候, 有人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後, 就用川貝煮梨吃。
然而專家指出, 這是典型的只選貴的、不選對的不合算做法, 而且也不講究科學。 因為川貝雖然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但性微寒, 有收斂作用。 對於冬天比較常見的因屋子裡熱外面冷、溫差較大而引起的感冒、咳嗽來說, 調理上該講究的卻是驅散外邪而非收斂。 因此如果在感冒初期就靠川貝來調理, 很可能適得其反, 反而加重症狀。
因此專家建議, 在感冒初期最好選擇清熱解毒、有發散作用的藥物, 以達到清熱祛火的目的。 在後期或者慢性咳嗽, 才可以考慮用川貝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