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八脈交會穴與會合途徑

一、公孫與內關

脾經公孫(通沖脈)和心包經內關(通陰維), 主要通過足太陰脾經、手厥陰心包經、沖脈和陰維脈會合於胃、心、胸。 其具體途徑分別是:

1、會於脾胃。 如《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屬脾絡胃……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下膈, 曆絡三焦。 ”故滑伯仁注:“曆絡于三焦之上脘、中脘。 ”而《十四經發揮》也說:“沖脈者……其在腹也, 行於幽門、通穀。 ”又說:“陰維……與足太陰會於腹哀。 ”滑伯仁注曰:“曆腹哀過日月、期門之分, 循本經之裡, 下至中脘、下脘之際, 以屬脾絡胃也。 ”

2、會於心。 如《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注心中……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

起於胸中, 出屬心包絡。 ”

3、會於胸。 如《素問·骨空論》:“沖脈者一夾臍上行, 至胸中而散。 ”《奇經八脈考》又說:“陰維……其脈發于足少陰築賓穴……上行入小腹……循脅肋……上胸膈。 ”

二、足臨泣與外關

膽經足臨泣(通帶脈)和三焦經外關(通陽維), 主要通過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會合於肩及目外眥。 其具體途徑是:

1、會於肩。 如《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循頸行手少陽之前, 至肩上……三焦手少陽之脈……上貫肘, 循臑外上肩。 ”

2、會於目外眥。 如《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 起於目銳(內)眥……三焦手少陽之脈……至目銳眥。 ”

三、後溪與申脈

小腸經後溪(通督脈)和膀胱經申脈(通陽蹻脈), 主要通過足太陽經、手太陽經、陽蹻及督脈會合於肩胛、目內眥。 其具體途徑是:

1、會於肩胛。 如《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

從膊內左右, 別下貫胛……小腸手太陽之脈……出肩解, 繞肩胛。 ”

2、會於目內眥。 如《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 起於目內眥……小腸手太陽之脈……別頰上出頁抵鼻, 至目內眥。 ”《素問·骨空論》載:“督脈者…與太陽起於目內眥。 ”《奇經八脈考》載:“陽蹻者……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五脈會於睛明穴。 ”

四、列缺與照海

肺經列缺(通任脈)和腎經照海(通陰蹻), 主要通過足少陰、手太陰、任脈及陰蹻會合於肺、胸膈、喉嚨。 其具體途徑是:

1、會於肺。 如《靈樞·經脈》:“肺手太明之脈……屬肺……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 ”《靈樞·營氣》認為任脈“入缺盆, 下注肺中, 複出太陰”。

2、會於胸膈。 《靈樞·脈度》載:“蹻(陰)脈者, 少陰之別……上循胸裡入缺盆。 ”《靈樞·經脈》:“肺手太明之脈……上膈……腎足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

3、會於喉嚨。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 ”《靈樞·經別》:“手太陰之正……上出缺盆, 循喉嚨。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循腹裡……至咽喉。 ”《靈樞·脈度》:“蹻(陰)脈者, 少陰之別……上出人迎之前。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