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70的王女士起床時經常感覺頭暈, 天旋地轉還不敢睜眼, 有時還噁心想吐。 她去醫院測過血壓, 做過腦CT、頸椎X光片等多項檢查後都沒發現病因。 醫生建議她到耳鼻喉科檢查, 這一次終於找到了眩暈的原因, 原來老人患有耳石症。
眩暈為什麼會和耳朵疾病扯上關係呢? 其實, 眩暈是一種症狀, 就像咳嗽、打噴嚏、頭痛一樣是一種症狀, 並不是疾病的名稱。 但有一點很重要, 眩暈之所以發作, 它背後一定是某種潛在疾病引起的。 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 最新研究發現, 80%以上的眩暈由內耳疾病引起, 主要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綜合征、前庭神經炎、迷路損傷、突發性耳聾等;15%的眩暈是由神經中樞疾病引起,
如何判斷眩暈是否由耳疾病引起的呢?如果眩暈時伴有耳鳴且聽力下降, 眩暈時間短, 但並無發音、吞咽等神經系統障礙, 意識清楚, 沒有手腳麻木等症狀, 基本上屬於耳源性眩暈, 尤其是青壯年患者;如果眩暈時沒有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 而且眩暈時間長達10多分鐘, 而且眼前出現重影, 則可能是神經中樞性疾病引起的。 因此, 患者如出現眩暈症狀, 可先去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治療。
復位治療可緩解眩暈症狀
專家指出, 由耳石症引起的眩暈可採取耳石復位療法。 耳石症發病急, 突然出現眩暈症狀, 伴有噁心及嘔吐, 因此常常被誤診, 導致很多病人延誤了病情。 90%的患者可通過特定的手法將石頭復位。 復位時, 病人只需要配合醫生仰臥在床上, 將頭垂掛於床頭, 按照醫生的指令旋轉頭部和身體, 這樣就可以讓脫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經末梢, 自然也就不會眩暈了。
不過, 復位療法雖然看似簡單, 卻必須由專業醫生操作, 患者不宜自行復位, 以免發生危險。 特別是老年患者、嚴重頸椎病、頸椎損傷、心臟病的患者, 治療時尤須謹慎, 防止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