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當然想要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任何的異常都是新手父母所關心, 而新生兒溶血症就是一種危害現代孩子健康的疾病。 而對於新手父母來說, 為了更好的區別診斷新生兒溶血症, 有必要進行新生兒溶血症的鑒別檢查, 只有經過專業的檢查, 才能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
對於新生兒來說, 因為總總原因導致新生兒溶血症的, 這個時候, 新手父母要做的是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新生兒溶血症的鑒別檢查然後根據醫生的專業意見, 配合醫生的治療, 這個是最為關鍵的。
新生兒溶血症的鑒別檢查
1、病史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產、輸血史、新生兒重症黃疸史的的孕婦或生後早期出現進行性黃疸加深, 即應作特異性抗體檢查。 送檢標本要求為:①試管應清潔乾燥, 防止溶血發生。 ②產前血型血清學抗體檢查, 送產婦和其丈夫的血樣;新生兒檢驗送新生兒血樣為主, 父、母血樣為輔(如母血不能及時扣帽子取時, 可只送新生兒血樣)。 ③新生兒抽血3ml(不抗凝);產婦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 使用一般抗凝劑)。 ④如當地不能檢驗, 可將產婦血清分離後寄至附近檢驗單位, 另抽取2ml抗凝血。 天氣炎熱時可將血樣瓶放入有冰塊的大口瓶中, 航空郵寄(存放空間必須注意無菌)。
2、血型
孕期由羊水測定胎兒ABO血型, 若證實母胎同型者就可免患病之憂,
3、特異性抗體檢查
包括母、嬰、父血型、抗體效價、抗人球蛋白試驗(產前做間接法、生後做直接法)、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 這是診斷該病的主依據。
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是用已知抗原的紅細胞去檢查受檢者血清中有無不完全抗體;抗人球蛋白直接試驗是檢測嬰兒紅細胞是否被不完全抗體致敏。 釋放試驗若陽性, 診斷即可成立, 因致敏紅細胞通過加熱將抗體釋放出來, 而釋放液中抗體的特異性可用標準紅細胞來確定。 游離試驗是在新生兒血清中檢測是否存在能與紅細胞結合的尚未致敏紅細胞的不完全抗體,
在孕期診斷可能為該病者, 應爭取在妊娠6個月內每月檢驗抗體效介一次, 7~8月每半月一次, 8個月以後每週一次或根據需要決定。 抗體效價由低到高, 起伏頗大或突然由高轉低均提示病情不穩定, 有加重可能, 效價維持不變提示病情穩定或母嬰血型相合, 該抗體僅屬以前遺留所致。 排除遺留因素後, 一般發病輕重與抗體效價成正比, 但ABO系統受自然界存在類似抗A(B)物質關係, 有的未婚女子效價已達1024。 通常ABO溶血病的效價64作為疑似病例, 但個別效價為8時也有發病的報導。
4、羊水檢查膽紅素含量
它不象抗體效價受前一胎遺留下來的影響, 故羊水膽紅素含量對估計病情和考慮終止妊娠時間有指導意義,
Liley發現450mm處光密度的升高與胎兒溶血病的嚴重程度呈一定比例。 由於正常胎兒羊水中膽紅素的濃度隨孕周增加而降低, 故在不同孕周所測得的450mm處光密度的升高數, 有不同的意義。 Liley從101名Rh免疫婦女羊水中所得結果, 以450mm的光密度增加數為縱坐標, 孕周為橫坐標, 繪成一經驗圖, 分三個區, 羊水中450mm處光密度的增加數在上區者, 病情嚴重, 一般即將死亡。 在中區者, 中度病重, 在下區者, 可能為Rh陰性兒或為貧血極輕的Rh陽性兒, 僅10%需要換血。
5、影像檢查
全身水腫胎兒在X光攝片可見軟組織增寬的透明帶四肢彎曲度較差。 B超檢查更為清晰, 肝脾腫大,
6、其它實驗室檢查
對診斷該病同樣有參考價值的檢查
所以對於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 如果孩子出現新生兒溶血症, 還是要配合醫生進行專業新生兒溶血症的鑒別檢查, 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 進行專業的治療保健, 這樣才可以真正保護孩子的健康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