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牛膽汁的炮製方法

牛膽汁載《神農本草經》。 系牛科動物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 Linnaeus的膽汁。 多從宰牛場收集牛膽, 取得後掛起陰乾或自膽管處剪開, 將膽汁傾入容器內, 密封貯藏, 或加熱使之乾燥亦可。

炮製方法】《太平聖惠方》:“為末。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灰屑雜質。 用時研束。

【飲片性狀】新鮮者呈綠褐色或暗褐色微透明的液體, 略有黏性, 稍幹則變為濃稠。 完全乾燥者, 呈綠褐色固體, 揉之則成粉質。 氣腥臭, 味苦。

【炮製作用】牛膽汁性味苦, 寒。 歸肝、膽、肺經。 具有清肝明目, 利膽通暢, 解毒消腫的功能。 用於風熱目疾, 黃疽, 便秘, 消渴, 小兒驚風, 癰腫, 痔瘡。

如配伍黑豆鎮肝明目(《藥性論》);具有明目清心, 烏鬚髮, 補養下元, 生髓, 去風濕, 壯精神作用的牛膽散(《攝生眾妙方》);配伍苦參, 龍膽, 麥門冬, 治穀疸(《太平聖惠方》):用於治肝膽病性黃疸及慢性便秘(《現代實用中藥》);配伍蝟膽汁、麝香治痔漏(《經驗方》);並用治金瘡(《本草備要》)。 炮製後去除雜質, 使藥物潔淨度提高。

【炮製研究】牛膽汁在宋代就有研末制法(《太平聖惠方》)。 現行, 主要為淨制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