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蕪荑的炮製方法

蕪荑又名白蕪荑。 載《神農本草經》。 系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實經加工而成。 夏季當果實成熟時采下, 曬乾, 搓去膜翅, 取出種子。 將種子55kg浸入水中, 待發酵後, 加入家榆樹皮面5kg, 紅土15kg, 菊花束2.5kg, 加適量溫開水混合均勻, 如糊狀, 放板上攤平約1.3cm厚, 切成直徑約6.7cm的方塊, 曬乾。

炮製方法】《太平聖惠方》:“微炒。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揀淨。 ”《普濟方》:“炒。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刷去灰汙。 用時掰成小塊。

【飲片性狀】呈扁平方塊狀, 表面黃棕色或褐黃色, 有多數小孔和空隙, 雜有纖維和種子。 體輕, 質鬆脆。 斷面黃黑色, 易成鱗片狀剝離。 氣特異,

味微酸、澀。

【炮製作用】蕪荑性味苦、辛, 溫。 歸脾、胃經。 具有殺蟲消積, 除濕止痢功能。 本品經淨制後多生用。 用於蟲積腹痛, 小兒疳積, 久瀉久痢, 瘡瘍, 疥癬。 如治大人、小兒蛔咬心痛的蕪荑散(《奇效良方》);治小兒蛔蟲病的蕪荑仁散(《太平聖惠方》);治小兒疳蟲的化蟲丸(《聖濟總錄》)。 古代亦有用炒蕪荑, 如治久痢不瘥, 有蟲的蕪荑丸(《太平聖患方》);治驚風後失音的肥兒丸(《普濟方》)。 炮製後提高藥物潔淨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