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桂枝的炮製方法

桂枝又名柳桂。 載《新修本草》。 系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乾燥嫩枝。 春、夏二季採收, 除去葉, 曬乾, 或切片曬乾。

炮製方法】1.桂枝《傷寒論》:“去皮。 ”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粗細分開, 洗淨, 淋潤至透, 切薄片, 晾乾或低溫乾燥。

2.蜜桂枝《本草害利》:“或蜜炙用。 ”《時病論》:“蜜水炒。 ”現行, 取煉蜜, 加適量開水稀釋, 淋入淨桂枝片內拌勻, 悶潤, 置鍋內, 用文火加熱, 炒至老黃色, 不粘手, 取出放涼。 桂枝片每100kg, 用煉蜜15kg。

【飲片性扶】桂枝為不規則的小段或類圓形薄片。 周邊棕色至紅棕色, 有縱棱線。 木部黃白色或淺黃棕色, 髓部方形。 有特異香氣, 味甜, 微辛,

皮部味較濃。 蜜桂枝表面老黃色, 微有光澤。 略帶黏性, 香氣減弱, 味甜微辛。

【炮製作用】桂枝性味辛、甘, 溫。 歸心、肺、膀胱經。 具發汗解肌, 溫通經脈, 助陽化氣, 平沖降氣的功能。 桂枝以生用為主。 生品溫性較強, 以發汗解肌, 溫經通陽為主, 如治外感風寒, 頭痛, 發熱, 惡寒的麻黃湯(《傷寒論》);治外感風寒, 惡風, 發熱, 有汗的桂枝湯(《傷寒論》)。 蜜炙可緩和辛溫發散之性, 長於溫中補慮, 散寒止痛。 多用於虛寒胃痛等。 常與芍藥、甘草、飴糖等同用, 能增強溫中補虛, 緩急止痛作用。 用於中陽不足, 脘腹時痛, 喜按喜溫者。 以蜜之甘緩, 補虛緩急止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