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足月出生, 就是所謂的早產兒。 提前出生的新生兒會容易出現一些異常狀況, 想要預防這些狀況的發生就要做好護理工作和早期干預。 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這兩個問題, 快來一起看看吧。
早產兒的護理
更精心餵養。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 母乳易於消化, 營養均衡, 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儘早哺乳。 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 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這種情況下, 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 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喂給早產兒。
注意保暖。 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 體表面積大, 皮下脂肪少, 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 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 合理保暖對於他們尤其重要。 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 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 濕度保持在70%-80%。 早產寶寶體重越輕, 環境溫度應越接近于早產寶寶的體溫。 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 勤量體溫, 儘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 對於低體溫或體重低於2千克的寶貝, 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堅持做撫觸。 研究證明, 很多早產兒長大後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
保持舒適安靜的環境。 新生兒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 這是身體發育成長的需要, 早產寶寶尤其如此。 給寶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尤為重要。 由於早產寶寶視聽覺發育不成熟, 喜暗好靜, 應減少聲光對早產兒的影響, 房間內光線不宜過強, 避免燈光直射寶寶眼睛,
除此之外, 早產兒的早期干預有哪些呢?
早產兒的早期干預
運動訓練:是根據疾病的特點, 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功能狀況借助治療器械, 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參與, 通過主動或被動的方式來改善局部或整體功能, 提高身體素質的一種治療方法。 此訓練主要針對0-3歲有運動落後及肌張力異常的早產寶寶。
精細運動訓練:針對上肢肌張力異常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礙及單純手功能落後進行的操作性訓練。 此訓練主要針對0-3歲有精細運動落後的早產寶寶。
智力訓練:針對小兒智慧發育延遲所作的綜合性訓練, 包含注意力、認知、語言、手操作能力訓練。 此訓練主要針對6個月-3歲的早產寶寶。
感統訓練:通過對兒童視、聽、嗅、味、觸及本體感覺的刺激,
集體功能課:通過肢體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親子關係等, 促進早產寶寶各個能區。 此課程主要針對6個月-6歲的早產寶寶。
早產兒的護理和早期干預, 爸爸媽媽來試試以上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