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露膚季, 但凡有點羞恥心的姑娘都開始跳起“鄭多燕”了, 為了身材可以這麼拼, 臉蛋怎麼能將就?頂著10級美顏都救不了的油田臉拿什麼拼顏值!超速效肌膚甩油操讓你的臉蛋和身材一樣, 早日告別PS。
“親, 你臉上的油快能煎蛋了!”如果你已陷入這種窘境, 相信我, 再好看的五官也彌補不回來, 一天用掉一包吸油紙也改變不了根本問題。 一天洗3遍臉也不會讓油光減少, 肌膚反而會因缺水而變得更易出油。 不靠譜的坊間偏方全都試遍, 痘痘依然去了又來。 這次就為你制定6招肌膚甩油大法, 幫你迅速解救肌膚之渴,
溫和去角質 油逝無孔
事實上, 只是將臉部表面的油脂暫時清理掉, 還是拆除不了肌膚上的“違章建築”, 毛孔過度角質化產生的黑頭導致肌膚油脂分泌更加旺盛。 定期溫和去角質是最快切油大法, 含有水楊酸以及其衍生物成分的產品能有效約束皮脂腺, 從源頭抑制肌膚出油。 另外這些有效成分還能清潔毛孔中的垃圾以及毛孔周圍堆積的老廢角質, 抑制油脂分泌的同時又有溫和去角質的作用, 即使敏感肌膚也能使用。
排濁美顏泥 給毛孔瘦瘦身
每週使用一次深層清潔面膜可以有效撥出毛孔裡的油脂, 市面上大多數清潔面膜產品都含有高嶺土、矽類等成分, 這些成分有吸附油脂的作用,
敏捷戰痘 媲美一鍵磨皮
每個“大油田”都該常備酸類保養品, 果酸、杏仁酸、維A 酸等酸類成分能夠幫助清除堵塞毛孔的過量皮脂和油性物質, 不僅可以輕而易舉消滅痤瘡和粉刺, 防止它們火山爆發, 更能從根本上防止新痘痘誕生, 輕輕鬆松為痘痘“解毒”, 嚴重時可以找醫生選擇口服維A酸的方法來診治。
強效補水 解救肌膚之渴
如果你的控油功課只在“油”上下功夫, 沒有解救肌膚的“渴”, 想告別油光是難以實現的。 很多人覺得油皮只能用控油的產品, 其實那樣只會刺激肌膚產生更多的油, 當真皮層不再乾燥, 出油現象自然緩解。 油脂問題常常被認為是油性肌膚的專有問題。 其實, 很多25歲以上的女性, 都會有T 區出油、生理期油脂過剩等問題, 也是因為肌膚缺水導致的, 如果不及時處理, 暗瘡、毛孔粗大等問題都會不請自來。
噴霧急救法 從此告別吸油紙
用光吸油紙, 越吸越油, 因為這樣會給肌膚錯誤的暗示, 以為又缺乏油脂了, 不久就會分泌出更多的油脂。 但誰不得有點兒非吸油不可的緊急時刻?更好的辦法是使用礦泉噴霧, 它能瞬間降低肌膚表面溫度、減少出油,
冷熱交替 油光變亞光
對於愛冒油的皮膚, 氨基酸類的潔面產品是最佳選擇。 洗臉時採用冷熱交替法不僅能控油, 毛孔都會跟著變小。 用溫水徹底清潔過後, 再用冷水洗, 收縮舒張的毛孔。 一溫一冷的作用下, 毛孔也不會張著大口喘粗氣了。 另外, 如果把平時使用的護膚品放在冰箱內冰鎮後再使用, 也能即刻鎮定毛孔, 減緩出油現象。
油光臉讓人會感覺到很美面子, 臉上出油過盛會讓我們的肌膚變得油膩膩,
相關導讀:護膚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控油是最要重視的問題
長期控油過度會導致皮膚抵抗力下降, 膚質變差。 在選擇控油護膚品的時候, 小心硫酸鋅、氯化鋁、酒精、薄荷等控油成分。 前兩者的作用是暫時凝固角質蛋白, 它堵塞了“冒油孔”, 使毛孔瞬間變細緻, 而不是真正控油, 長期使用膚質變得更差。 後兩者則是溶解表皮油脂, 使肌膚起到清涼效應, 也不是有效的控油方式, 還會讓肌膚敏感起來, 真正的減少油脂是“調理油脂的分泌”。
誤區二:隨時使用吸油紙吸油
頻繁使用吸油紙,會讓皮膚收到“缺油”的信號,反而刺激肌膚出油。其實,皮脂腺分泌油脂主要是體內荷爾蒙掌管的,跟控油產品和吸油紙都沒有關聯,但肌膚皮表是需要受適量的油脂保護的,頻頻吸油反倒有可能讓肌膚抵禦力下降。
使用吸油紙時候要注意,不要拉扯皮膚,儘量採用輕按的方式。另外,一些防曬劑本身就是油溶性的,非常容易被吸油紙帶走。可以在使用吸油紙以後選擇具有防曬值的散粉或者輕薄的防曬霜,這樣可以減少皮膚再次油光氾濫的情況。
誤區三:勤洗臉能潔淨毛孔
洗臉過於頻繁,容易破壞油脂,適量的油脂是皮膚的“保鏢”,保護肌膚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質的滲入和緩和傷害。當你不顧肌膚損害,癡狂清洗的話,可能感覺上乾淨了,但其實已經對皮膚造成傷害。
誤區二:隨時使用吸油紙吸油
頻繁使用吸油紙,會讓皮膚收到“缺油”的信號,反而刺激肌膚出油。其實,皮脂腺分泌油脂主要是體內荷爾蒙掌管的,跟控油產品和吸油紙都沒有關聯,但肌膚皮表是需要受適量的油脂保護的,頻頻吸油反倒有可能讓肌膚抵禦力下降。
使用吸油紙時候要注意,不要拉扯皮膚,儘量採用輕按的方式。另外,一些防曬劑本身就是油溶性的,非常容易被吸油紙帶走。可以在使用吸油紙以後選擇具有防曬值的散粉或者輕薄的防曬霜,這樣可以減少皮膚再次油光氾濫的情況。
誤區三:勤洗臉能潔淨毛孔
洗臉過於頻繁,容易破壞油脂,適量的油脂是皮膚的“保鏢”,保護肌膚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質的滲入和緩和傷害。當你不顧肌膚損害,癡狂清洗的話,可能感覺上乾淨了,但其實已經對皮膚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