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什麼原因導致頸椎病復發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據統計, 其發病率隨年齡升高而升高。 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中, 慢性勞損是首要罪魁禍首, 長期的局部肌肉、韌帶、 關節囊的損傷, 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腫, 發生炎症改變, 在病變的部位逐漸出現炎症機化, 並形成骨質增生, 影響局部的神經及血管。 那麼, 什麼原因導致頸椎病復發呢?

1、與頸椎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關

頸椎是脊柱中活動度很大而且結構很薄弱的節段, 頸椎較胸、腰椎的活動度大 增多, 頸椎椎體、後關節等結構較胸、腰椎弱小, 而且不像其它節段的脊柱,

有胸廓、腹肌、髖骨等的輔助, 因而穩定性較差。 穩定性差和活動度大成為一對明顯的 矛盾, 無論頸部肌肉感受風寒所造成的肌肉痙攣, 或是頸椎部扭傷、睡姿與枕頭不當都可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 引發新的錯位和症狀復發。

2、與頸椎周圍結構有關

頸椎周圍的結構較為複雜, 分佈有重要的神經、血管組織, 加上頸椎橫突孔較小, 且往往增生又很明顯, 這也是易於發病的因素之一。

3、勞累和頭頸部外傷

如上所述, 頸椎病時, 由於其穩定性較差, 即使治好以後, 其穩定性也需要—段時間去恢復、鞏固。 在此期間, 很多因素, 如勞累過度、突然回頭、乘車時因突然停車而造成的頸部損傷, 都容易造成頸椎病復發, 給患者朋友們帶來很大危害。

此外, 頸椎椎體後關節等結構也較胸、腰椎弱小, 因此在穩定性上也較胸、腰椎差。 高活動度和低穩定性這一對矛盾一旦失去協調和平衡, 即頸部活動過度或某些因素誘發頸部失穩, 都將造成頸椎病的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