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風頭針療法

中風是由於陰陽失調, 氣血逆亂, 上犯於腦所引起的以猝然昏僕不省人事, 伴口眼?斜, 半身不遂, 語言不利或不經昏僕而反以咽僻不遂為主症的一種疾病。 多見於老年人, 四季均可發病, 但以冬春季為發病高峰。

病因:內傷積損, 勞欲過度, 飲食不節, 情志所傷, 外感時邪。

病機:陰陽失調, 氣血逆亂。

病性:多屬本虛標實。

病位:在心腦, 與肝腎密切相關。

【主穴】病灶側頂穎前斜線、頂中線。

【配穴】昏迷時取額中線、頂中線、額旁1線(右);半身不遂取頂中線、頂顳前斜線上1/5、中2/5(對側);半身麻木取頂顳後斜線上115、中2/5、下2/5(對側)、頂中線、額中線;失語取額中線、頂顳前斜線下2/5(對側)、顳前線、頂中線;中樞性面癱取額中線、頂你顳前斜線下2/5(對側)、顳前線(對側);眩暈取額中線、頂中線、顳後線(雙);複視、偏盲等眼部症狀取額中線、頂中線;情感障礙取頂中線;大、小便失禁或不通取頂中線、額旁3線(雙);鼾式呼吸加額旁1線(雙);抽搐加頂穎前斜線上1/5、中2/5(對側);吞咽困難加額中線;共濟失調加枕下旁線(雙側);嘔吐加額旁2線(雙)。

【操作方法】用毫針刺法, 選1.5寸毫針10根, 第1針透額中線;第2針刺頂中線;再將4根針依次沿頂顳前斜線首尾相接透刺入帽狀腱膜下層, 再取4根針距上4個針刺點旁開0.5寸處, 分別與原針體呈垂直方向再刺入一針, 置於原針體下, 呈“十”字交叉狀。 每根針快速提插撚轉l分鐘,

休息10分鐘再重複行針, 每次行針時讓患者活動上下肢, 6小時後起針, 其間不施手法, 當天勿洗頭, 每天1次, 5次為1個療程, 療程間休息2天。

【注意事項】

(1) 頭針治療中風療效較滿意, 尤其對於神經功能的康復如肢體運動、語言、吞咽功能等有促進作用, 針炎越早效果越好, 治療期間應配合功能鍛煉。

(2) 中風急性期, 出現高熱、神昏、心衰、顱內壓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時, 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3) 中風患者應注意防止褥瘡, 保證呼吸道通暢。

(4) 本病應重在預防, 如年逾40, 經常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偶有發作性語言不利、肢體痰軟無力者, 多為中風先兆, 應加強防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