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心肌梗塞前兆

臨床經驗表明, 心肌梗塞前兆時, 應高度懷疑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近期內, 屢次發生胸背部悶脹、沉重或氣短。

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 氣短, 不能平臥, 咳嗽, 咳白粘痰或粉紅色泡沫痰。

突然出現心慌、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

老年人突發的神志不清或意識喪失。

糖尿病人出現昏迷者。

不明原因的血壓下降, 尤其在近期內出現者。

突發的不明原因的暈厥或抽搐。

由於心肌梗塞的預後與疼痛的程度無關, 並且無痛性心肌梗塞由於老年人好發, 且就診晚, 併發症多, 易誤診漏診等原因, 死亡率反而高於有疼痛症狀者。

因此, 臨床上當遇到上述情況時, 應及時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 進一步明確診斷。

一、梗塞先兆:

多數病人于發病前數日可有前驅症狀, 心電圖檢查, 可顯示st段一時性抬高或降低, t波高大或明顯倒置, 此時應警惕病人近期內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狀:

(一)疼痛:心肌梗塞前兆為此病最突出的症狀。 發作多無明顯誘因, 且常發作于安靜時, 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 但疼痛程度較重, 持續時間久, 有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 用硝酸甘油無效。 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 少數病人可無疼痛, 起病即表現休克或急性肺水腫。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 多在起病後數小時至1周內發生。 病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

脈搏細弱, 血壓下降低血壓狀態。 休克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由於心肌遭受嚴重損害, 左心室排出量急劇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 劇烈胸痛引起神經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此外, 有因嘔吐、大汗、攝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約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 多見於起病1-2周內, 而以24小時內為最多見, 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如室性早搏, 部位病人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而猝死。 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也不少見, 室上性心律失常較少發生。 前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束支傳導阻滯, 下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 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見於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後心臟收縮力顯著減弱且不協調,

故在起病最初幾天易發生急性左心衰竭, 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煩躁、不能平臥等症狀。 嚴重者發生急性肺水腫, 可有紫紺及咯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 後期可有右心衰竭, 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開始即可出現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狀: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增快等。 此主要由於組織壞死吸收所引起, 一般在梗塞後1-2天內出現, 體溫一般在38℃左右, 很少超過39℃,持續約一周左右。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種危重表現, 心肌梗塞前兆特別是在發病後的24小時內, 死亡率最高, 約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 若能及早發現梗塞前先兆症狀並予以處理, 至少可避免梗塞發生或使梗塞範圍縮小。

心肌硬塞常見的誘發因素情緒激動;勞累過度;飽餐, 尤其是進食脂肪過多的食物太多, 造成本來已經狹窄的冠狀動脈內形成血栓;大手術。 此外便秘後用力解便、各種感染、休克、持續較長時間的心動過速及氣候突變等, 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誘發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見的先兆症狀:

1、心絞痛發作較前頻繁, 疼痛持續時間長, 疼痛程度重, 輕微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也可出現心絞痛, 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 常伴有出汗現象, 疼痛發作時患者煩躁不安

;2、胸悶多伴隨心絞痛同時出現, 也可出現活動時心慌氣短

;3、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咳嗽、咳泡沫樣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狀;

4、有時患者自感心慌氣急,

心肌梗塞前兆觸摸脈搏為不規整脈, 此症狀可反復頻繁出現;

5、疲乏無力。 精神不振、嗜睡、煩躁、頭暈、噁心、嘔吐或腹瀉等感冒症狀或胃腸道症狀;6、無心前區疼痛等不適, 而表現為牙痛、胃部不適、左側肩腫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發病, 且因症狀不典型不易被重視而延誤診斷。 因此, 有以上症狀表現時,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