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黑痣發生惡變該怎麼辦

有6種黑痣需要時時留心:

1.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 或喪失原有的光澤, 變成白色、灰色。

2.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 當黑痣繼續發展成潰瘍性的病變時, 會伴有滲液、出血, 刺痛或灼痛感會更加明顯。

3.黑痣周圍會出現結節, 或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 這些均為中晚期的表現。

4.雜色常為惡性的病變信號, 雀斑型、表淺蔓延型惡性黑色素瘤, 常在棕色或黑色中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 其中藍色更是一種不祥之兆。 另外, 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或灰色。

5.表面不光滑, 一般很粗糙, 並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 有時滲液或滲血。

6.邊緣常參差不齊, 呈鋸齒狀改變。

對於有“痣”人士, 最重要的是防止色素痣癌變。 黑痣出現惡變時, 往往有些症狀, 比如從顏色上看, 原來是黑的, 突然變得藍亮亮的, 或者是變成棕色;從形態上看, 正常黑痣邊緣一般都是橢圓形的, 突然變成劇齒狀, 不整齊了;從人的感覺上講, 黑痣突然變得又痛又癢, 或者滲出了一些液體, 出血結痂了。 這些種種表現, 都有可能是黑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的前奏。

引起正常黑痣出現癌變的因素是很多的, 比如紫外線照射, 還有化學藥物、有毒有害物質的刺激、病毒的侵襲等, 都有可能促成良性的黑色素瘤(黑痣)向惡性轉變。

痣惡變如何處理?

對疑為惡性黑色素瘤者, 應將病灶連同周圍0.5~l毫米的正常皮膚及皮下脂肪整塊切除後作病理檢查,

如證實為惡性黑色素瘤, 則根據其浸潤深度, 再決定是否需行補充廣泛切除。 一般不作切取或鉗取活檢, 除非病灶已有潰瘍形成, 或因病灶過大, 一次切除要引起毀容或致殘而必須先經病理證實者, 但切取活檢必須與根治性手術銜接得越近越好。 對薄病變、厚度小於或等於1毫米, 僅切除瘤緣外正常皮膚1釐米, 對病灶厚度超過1毫米者應距腫瘤邊緣3~5釐米處作廣泛切除術。 位於肢端的惡性黑色素瘤, 常需行截指(趾)術。 對病灶範圍大而伴有遠處轉移等不適於根治性手術者, 為了解除潰瘍出血或疼痛, 只要解剖條件許可, 可考慮行減積術或姑息性切除。

放療除了對某些極早期的雀斑型惡性黑色素瘤有效外,

對其他的原發灶一般療效不佳。 因此對原發灶一般不採用放療, 而對轉移性的病灶用放療。 惡性黑色素瘤對化療不甚敏感, 聯合用藥及配合中醫治療可提高化療有效率, 減低毒性反應。

中醫一般將惡性黑色素瘤分為熱毒內蘊證、肝腎陰虛證、脾腎陽虛證、氣血兩虛證等類型, 採用清熱解毒、扶正抑邪、滋補肝腎、祛毒化結、補腎健脾、補氣養血、解毒化瘀等療法, 臨床療效較好。 另外, 已有研究證實惡性黑色素瘤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關, 卡介苗能使黑色素瘤患者體內的淋巴細胞集中於腫瘤結節, 刺激病人產生強力的免疫反應, 以達治療腫瘤的作用。

最後, 加強對一般群眾和專業人員的教育,

提高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意識更為重要。 一般來說, 黑痣長在身上, 只要不是太影響美觀, 最好不要輕易動。 一旦出現什麼變化, 最好能及時到醫院治療, 如果做手術比較早, 並且清除得比較乾淨, 也是有可能得到較好控制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