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無症狀性心肌缺血與中青年無症狀心肌缺血有明顯的區別, 其特點如下:
發作時間特點
老年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在上午多發, 午夜少發, 高發時間在上午6—10時。 可能與晨起後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和皮質激素升高, 血小板聚集增強, 肌纖溶活性低下等因素有關;發作前有心律增快和血壓升高, 而且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這一時區發作頻率, 提示心肌耗氧增加與老年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起一定的關係。
心電圖特點
患者發作時心電圖顯示, ST段低壓程度與中青年人無明顯差異, 但每次發作持續時間明顯長於中青年人,
伴有嚴重心律失常
老年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時, 患者出現室性心律失常、房顫、Ⅱ度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等嚴重心律失常顯著高於中青年人。
血清學改變
患者血清CPK—MB升高, CPK正常, CPK—MB/CPK比值明顯升高。 缺血缺氧能引起心肌細胞膜的理化性質和通透性改變, 使心肌中特有CPP—MB釋放入, 導致血清CPP—MB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