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感冒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外感風熱, 內挾食積。

【治法】疏風解表, 清熱消食。

【方名】祛風寒。

【組成】金銀花6克, 鉤藤6克, 薄荷6克, 連翹6克, 蟬蛻3克, 炒萊菔子5克, 甘草2克。

【用法】此為1歲以下小兒劑量, 不足1月減半, 2歲以上小兒劑量加倍。 加水120毫升, 煎至60毫升, 分3次服, 每日1劑, 亦可研細末, 每服3-6克, 白開水沖服。

【出處】周濟安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外感溫熱, 飲食積滯。

【治法】清宣導滯。

【方名】清宣導滯湯。

【組成】生石膏15-60克, 花粉9-15克, 青蒿9-18克, 白薇31克, 桑葉9-12克, 赤芍6-9克, 柴胡6-9克, 荊芥9克, 黃連3-6克, 山楂9-15克, 建曲9-15克, 檳榔6-9克, 板藍根15-31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劑, 文火煮沸5-10分鐘,

去渣取汁, 視患兒年齡, 適量頻服。 年齡較大的患兒可作茶飲, 不計時服。 藥後勿外出, 宜休息, 取微汗。

【出處】王靜安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邪在衛分或衛氣同病。

【治法】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方名】石膏知母青蒿湯。

【組成】生石膏10-25克(先煎), 知母6-10克, 青蒿10-15克, 甘草3-5克。

【用法】水煎湯頻頻口服, 每日1劑。

【出處】陳進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風邪挾濕, 阻中發熱。

【治法】解表化濕, 清熱和中。

【方名】新加正氣湯。

【組成】蘇葉10克, 藿香10克, 連翹15克, 薄荷5克, 白芷10克, 川連10克, 黃芩10克, 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水煎為150毫升, 1歲以內1次服20毫升, 2歲以內30毫升, 3歲以內40毫升, 隔2小時服1次, 日服4次, 3歲以上150毫升, 分3次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