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陽、濁陰

清陽濁陰

“清陽”指體內輕清升發之氣;“濁陰”指體內較重濁的物質。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清陽出上竅, 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 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 濁陰歸六腑。 」意思是說, 陽主氣, 輕清上升, 故清陽(主要指呼吸之氣)出於耳、目、口、鼻等上竅;陰主形, 重濁下降, 故濁陰(主要指大小便)出於前、後陰等下竅。 陽主衛外, 故清陽(可以體會為衛氣)發於肌表“腠理”;陰主內守, 故濁陰(指水穀精微的濃濁部分)內走於體內臟腑等組織器官。 四肢為諸陽之本, 故清陽(衛外的陽氣)充實於四肢;六腑傳化水穀, 故濁陰(飲食水穀)歸流於六腑。

古人用“清陽”、“濁陰”相對的來闡明具體的、較為普遍的生理現象, 並以此來說明“陰陽互根”的原理。 故對“清陽”和“濁陰”的理解, 雖有個總的概念, 但結合實際情況, 含義有時就不盡相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