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都說羊奶養胃, 我每天一起來就喝一大杯羊奶, 怎麼感覺胃這裡堵著, 飯吃幾口就吃不了?”“醫生, 我天天喝粗糧做得米糊促消化, 怎麼胃還是難受?”在醫院的門診, 市民提供的養胃、治胃“偏方”五花八門, 多多少少都存在些誤區, 醫師提醒市民, “偏方”也要考量, 並不是人人皆宜。
四大養胃偏方越吃病越重:
羊奶、牛奶要“嚼著吃”
一般來說, 羊奶比牛奶更加溫和, 對於部分對牛奶不耐受的人(喝牛奶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胃虛寒的人可以適當喝羊奶, 但是不管是羊奶還是牛奶, 都不建議空腹服用, 主張“嚼著吃”。
花生、白酒煮雞蛋, 偏方治胃病不靠譜
門診上時不時就有患者問這個偏方行不行, 有的說是花生治療胃疼, 有的說是白酒煮雞蛋治療胃寒。 首先概念就不清, 胃病的概念很廣, 所有胃部不舒服都可以稱作胃病, 有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等, 中醫還會按照個體不同進行辨證, 如陰虛、氣虛、血虛等, 需要辨證施治,
粗糧磨成粉≠好消化
另外, 很多人喜歡把粗糧磨成粉或者做成米糊促消化, 其實大多數粗糧不太容易消化吸收, 把粗糧打成粉屬於物理變化, 粗糧還要在體內發生化學變化、被分解、吸收, 再轉變為水穀精微, 因此並不是感覺流質的食物就是好消化的, 對於胃部不適的人來說, 飲食習慣、食物的選擇尤其重要。
紅棗銀耳不是人人適宜
“一日三棗, 長生不老”, 紅棗、銀耳、桂圓這些市民,
簡單兩招健脾胃:
第一招:理
脾胃關係, 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與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 表裡關係。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二者相互協調, 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因此中醫稱脾和胃為“後天之本”。
胃主“受納”腐熟水穀。 “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 “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 經胃初步消化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 其清者即津液, 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 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
脾主運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 水穀入胃。 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後, 下送於脾, 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
第二招:同
脾胃同治, 抓住方法解決問題
脾主運化, 當脾出現問題時, 造成胃部消化後的營養物質不能運輸到身體各部, 同時也不能反補營養給胃, 脾病造成機體主症有:胃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 胃主受納, 當胃出現問題時, 容易出現脘痛, 嘔吐, 噯氣, 呃逆等症狀。
由此可見, 脾胃病的症狀基本都是同時出現的, 這也是我們平常“胃痛醫胃”難以解決問題的所在。 中醫理論認為胃病屬於脾胃病的範疇, 在治療胃病的同時也要解決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