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教師賴以教學的載體, 也是教師疾病出現最高的一個, 因此, 好好呵護自己的聲音, 對老師來說至關重要。
一、嗓音疲勞
嗓音工作超過一定的時間和強度以後, 音量和音質下降的現象稱為嗓音疲勞。 疲勞是一種生理現象, 它保護機體不受損害, 是一種要求休息的信號。 嗓音疲勞後適當休息, 得到恢復, 則有鍛煉的意義; 疲勞過度則產生嗓音疾病。
嗓音疲勞本身不算疾病, 但引起嗓音疲勞是有原因的, 這些原因如果在嗓音發生疲勞後仍不去除, 則成為嗓音疾病的病因。 用嗓過度或發聲方法不當,或婦女月經期, 或在腦力、體力勞動強度較大而休息較少時連續用嗓, 容易發生嗓音疲勞。
輕度嗓音疲勞多出現在連續發聲時間較長以後, 感覺嗓音不清脆, 講話吃力, 口咽乾燥。 檢查聲帶輕微充血,閉合良好。 休息一天即可恢復。
重度嗓音疲勞出現在連續發聲或大聲講話、歌唱之後, 聲音嘶啞, 講話很費力,咽喉乾燥, 或有痰而咳之不出, 但無發熱、鼻塞流涕及咳嗽等感冒或咽喉炎症狀。 休息二、三天后能恢復。
輕度嗓音疲勞一般不須處理, 也可以用一些膨大海、石斛之類中藥泡茶飲服。 重度嗓音疲勞則應服用中藥茶劑或響聲丸, 也可以服用一些維生素B、C、E 之類, 以加強營養。
用嗓應量力而行, 避免用嗓過度, 出現輕度嗓音疲勞, 就應當聲休。
二、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喉部粘膜的急性普通炎症, 有時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表現。 好發於冬春季及溫度變化較大的時候。
急性喉炎可出現在嗓音疲勞過度以後, 往往在用過大的音量突然發音之後, 或講課時間太長以後發生, 受涼、煙酒過度、粉塵或有害氣體刺激等因素, 可使機體抵抗力下降, 引起喉部粘膜發生病細菌感染性炎症。
中醫認為本病因於風寒、風熱之邪侵犯人體, 肺氣失于宣肅, 以致聲門不利。
咽喉部發癢、燒灼感,或疼痛, 發音變粗糙、低沉。 嚴重者聲音嘶啞, 甚至完全失音, 只能耳語。 發熱, 但大多不明顯, 少數患者體溫可達38攝氏度以上。 或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其他感冒症狀。
檢查咽部可有充血、水腫。 聲帶充血、水腫。 若為發聲過度引起者,聲帶往往是部分充血;合併感冒者,大多整個聲帶充血。 發音時聲門關閉不密。
中醫治療: (1)風寒型:不發熱, 粘膜充血不明顯, 口不渴,舌苔薄白,用六味湯:荊芥、防風、枯梗、僵蠶、薄荷、甘草; (2)風熱型: 粘膜充血,口微渴,舌邊尖紅,或伴發熱,用桑菊飲。 西藥可用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霧化吸入。
聲休很重要。 最好禁聲3~5天, 至少應避免大聲講話和連續講話。 用耳語聲發音也不能讓聲帶得到休息, 所以也不是好辦法。
三、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指喉粘膜長期的炎症。 一般包括慢性單純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和慢性萎縮性喉炎。 聲帶水腫、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及室帶肥厚者 ,亦可屬慢性喉炎範疇, 但由於其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有一定特殊性, 所以一般另列專節論述。
慢性單純性喉炎———大多由於急性喉炎未徹底治癒, 遷延日久而轉成慢性。 中醫認為此屬邪毒久留, 耗傷肺之氣陰, 使聲帶失養的結果。
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 患者平時嗓音接近正常, 稍為多言之後, 聲音即變得粗糙、低沉。
中醫治療: (1) 肺氣虛: 聲音嘶啞、發聲無力、口不渴、面色白、舌淡胖者,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術、甘草, 合響聲丸; (2) 肺陰虛: 聲嘶、喉中乾燥, 粘痰不易咳出, 舌紅苔薄, 可用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白扁豆、天花粉、甘草。 也可用針炙治療。 西藥可用抗生素口服, 或用潔黴素和地塞米松超聲霧化吸入。
聲休:急性發作時禁聲, 平時適度發聲。 新鮮和濕潤的空氣對本病患者有益。 早晨可以到樹林、公園散步鍛煉, 室內宜常灑些水, 以增加空氣的濕度。
戒煙酒, 避免化學氣體、粉塵的刺激。日常可用些膨大海、石斛之類保健中藥泡茶飲服。
慢性肥厚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是喉部粘膜細胞增生而致喉粘膜肥厚的疾病。
大多數由慢性單純性喉炎發展而成。患了慢性喉炎,在單純性喉炎階段如能注意治療和保健,尚能控制其發展或趨向康復,如果仍有損害嗓音的因素存在,則病情加重,可發展為本病,或為萎縮性喉炎、聲帶息肉等症。
中醫認為本病由於邪毒滯留, 阻滯氣機, 使津液不化而成痰濕, 痰凝聲門而成肥厚腫脹之症。
症狀同慢性單純性喉炎相似, 但平時長期聲音嘶啞, 在多言或感冒之後聲啞更厲害些。檢查聲帶, 可充血暗紅, 也可以不充血, 兩側聲帶肥厚,如圓棒狀,邊緣有隆起, 發音時聲門關閉不緊密。
中藥可選用化痰潤喉湯。西藥可參考單純性喉炎, 有時可用局部塗硝酸銀之類腐蝕性藥物的方法, 除去局部增生部分。
參考單純性喉炎的方法。要注意去除導致聲音嘶啞的原因, 在發音起聲方面尤其要糾正不良的起聲方法。
慢性萎縮性喉炎———慢性萎縮性喉炎的特點是喉粘膜明顯的萎縮。初期粘膜萎縮不明顯時, 又稱乾燥性喉炎。
多數由慢性單純性喉炎轉變而來, 也有喉部經放射線治療後出現, 少數患者出現在梅毒等病之後。患者與體質有一定關係, 往往伴有萎縮性的鼻炎、咽炎、胃炎, 或有乾燥綜合症。
中醫認為本病由於陰虛內熱, 虛火上灼聲門; 或由於肺脾氣虛, 津液不能運化,聲門失於濡養而致。
聲音嘶啞, 咽喉發幹、發粘、咽喉中粘痰不易清除, 常常乾咳, 早晨起床後特別嚴重, 有時可以咳出痂皮, 或痰裡夾有血絲、血塊。咳出痂皮後, 聲音暫時好轉。檢查喉部, 見喉粘膜乾燥發亮、粗糙,常有痂皮附著, 呈黃綠色或帶黑色。喉內可有少量綠色粘痰。如將痂皮咳除, 或見粘膜有滲血的新鮮創面, 但一般沒有潰瘍。聲帶變薄, 鬆馳。
應濕潤喉部,用甘油6%、70%濃度之酒精6%、玫瑰水10滴, 加生理鹽水配成藥液作喉頭噴霧。內服中藥: (1) 陰虛內熱:咽喉乾燥較明顯, 粘膜偏紅, 舌質紅, 用沙參麥冬湯或百合固金湯: 熟地、生地、浙貝母、百合、當歸、炒白芍、玄參、麥冬、枯梗、甘草; (2) 肺脾氣虛: 粘膜不充血, 舌質淡胖或邊有齒印, 用人參清肺散: 人參、陳皮、半夏、荊芥、桔梗、細辛、杏仁、通草、甘草、麻黃、生薑。
常用蒸汽吸入喉部, 以濕潤喉粘膜,排出粘痰。經常保持環境空氣有一定的濕度, 可以採用灑水、種植花草樹木等方法。戒煙酒, 忌辛辣食物, 少食瓜子、花生一類炒貨食品。屬氣虛者可以服用人參蜂皇漿;屬陰虛者不宜用人參, 可以服蜂蜜、蜂乳,或用杞菊地黃口服液。
戒煙酒, 避免化學氣體、粉塵的刺激。日常可用些膨大海、石斛之類保健中藥泡茶飲服。
慢性肥厚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是喉部粘膜細胞增生而致喉粘膜肥厚的疾病。
大多數由慢性單純性喉炎發展而成。患了慢性喉炎,在單純性喉炎階段如能注意治療和保健,尚能控制其發展或趨向康復,如果仍有損害嗓音的因素存在,則病情加重,可發展為本病,或為萎縮性喉炎、聲帶息肉等症。
中醫認為本病由於邪毒滯留, 阻滯氣機, 使津液不化而成痰濕, 痰凝聲門而成肥厚腫脹之症。
症狀同慢性單純性喉炎相似, 但平時長期聲音嘶啞, 在多言或感冒之後聲啞更厲害些。檢查聲帶, 可充血暗紅, 也可以不充血, 兩側聲帶肥厚,如圓棒狀,邊緣有隆起, 發音時聲門關閉不緊密。
中藥可選用化痰潤喉湯。西藥可參考單純性喉炎, 有時可用局部塗硝酸銀之類腐蝕性藥物的方法, 除去局部增生部分。
參考單純性喉炎的方法。要注意去除導致聲音嘶啞的原因, 在發音起聲方面尤其要糾正不良的起聲方法。
慢性萎縮性喉炎———慢性萎縮性喉炎的特點是喉粘膜明顯的萎縮。初期粘膜萎縮不明顯時, 又稱乾燥性喉炎。
多數由慢性單純性喉炎轉變而來, 也有喉部經放射線治療後出現, 少數患者出現在梅毒等病之後。患者與體質有一定關係, 往往伴有萎縮性的鼻炎、咽炎、胃炎, 或有乾燥綜合症。
中醫認為本病由於陰虛內熱, 虛火上灼聲門; 或由於肺脾氣虛, 津液不能運化,聲門失於濡養而致。
聲音嘶啞, 咽喉發幹、發粘、咽喉中粘痰不易清除, 常常乾咳, 早晨起床後特別嚴重, 有時可以咳出痂皮, 或痰裡夾有血絲、血塊。咳出痂皮後, 聲音暫時好轉。檢查喉部, 見喉粘膜乾燥發亮、粗糙,常有痂皮附著, 呈黃綠色或帶黑色。喉內可有少量綠色粘痰。如將痂皮咳除, 或見粘膜有滲血的新鮮創面, 但一般沒有潰瘍。聲帶變薄, 鬆馳。
應濕潤喉部,用甘油6%、70%濃度之酒精6%、玫瑰水10滴, 加生理鹽水配成藥液作喉頭噴霧。內服中藥: (1) 陰虛內熱:咽喉乾燥較明顯, 粘膜偏紅, 舌質紅, 用沙參麥冬湯或百合固金湯: 熟地、生地、浙貝母、百合、當歸、炒白芍、玄參、麥冬、枯梗、甘草; (2) 肺脾氣虛: 粘膜不充血, 舌質淡胖或邊有齒印, 用人參清肺散: 人參、陳皮、半夏、荊芥、桔梗、細辛、杏仁、通草、甘草、麻黃、生薑。
常用蒸汽吸入喉部, 以濕潤喉粘膜,排出粘痰。經常保持環境空氣有一定的濕度, 可以採用灑水、種植花草樹木等方法。戒煙酒, 忌辛辣食物, 少食瓜子、花生一類炒貨食品。屬氣虛者可以服用人參蜂皇漿;屬陰虛者不宜用人參, 可以服蜂蜜、蜂乳,或用杞菊地黃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