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丹痧病因機理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癘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時行疾病。 臨床以發熱, 咽喉腫痛或伴腐爛, 全身布發猩紅色皮疹, 疹後脫屑脫皮為特徵。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但以冬春兩季為多。 任何年齡都可發病, 尤以2-8歲兒童發病率較高。 丹痧系時行疫病, 屬溫病範圍。 病因為痧毒疫癘之邪, 屬溫毒時行疫癘之氣, 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往往發必一方, 沿門闔戶相傳, 且在過去醫學不發達時期有較高的病死率, 故又稱“疫痧”、“疫疹”。 又因本病發生時多伴有咽喉腫痛、腐爛、化膿, 全身皮疹細小如沙, 其色丹赤猩紅, 故又稱“爛喉痧”、“爛喉丹痧”。

西醫學則稱為“猩紅熱”。 本病若早期診斷, 治療及時, 一般預後良好, 但也有少數病例在病程中或病後併發心悸、水腫、痹證等疾病。 由於近年來人們醫療條件改善, 患病後早期使用抗生素, 使本病的病情減輕, 臨床表現不典型, 臨床診治時需引起注意。

病因病機

丹痧的發病原因, 為感受痧毒疫癘之邪, 乘時令不正之氣, 寒暖失調之時, 機體脆弱之機, 從口鼻侵入人體, 蘊於肺胃二經。

病之初起, 痧毒由口鼻而入, 首先犯肺, 邪鬱肌表, 正邪相爭, 而見惡寒發熱等肺衛表證。 繼而邪毒入裡, 蘊於肺胃。 咽喉為肺胃之門戶, 咽通於胃, 喉通於肺。 肺胃之邪熱蒸騰, 上熏咽喉, 而見咽喉糜爛、紅腫疼痛, 甚則熱毒灼傷肌膜, 導致咽喉潰爛白腐。

肺主皮毛, 胃主肌肉, 肺胃之邪毒循經外泄肌表, 則肌膚透發痧疹, 色紅如丹。 若邪毒重者, 可進一步化火入裡, 傳人氣營, 或內迫營血, 此時痧疹密佈, 融合成片, 其色澤紫暗或有瘀點, 同時可見壯熱煩渴, 嗜睡萎靡等症。 舌為心之苗, 邪毒內灼, 心火上炎, 加之熱耗陰津, 可見舌光無苔、舌生紅刺, 狀如楊梅, 稱為“楊梅舌”。 若邪毒熾盛, 內陷厥陰, 閉阻心包, 則神昏譫語;熱極動風, 則壯熱痙厥。 病至後期, 邪毒雖去, 陰津耗損, 多表現肺胃陰傷諸證。

此外, 在本病的發展過程中或恢復期, 因邪毒熾盛, 傷於心絡, 耗損氣陰, 可導致心神不寧, 出現心悸、脈結代證候。 餘邪熱毒流竄筋絡關節, 可導致關節紅腫疼痛的痹證。 餘毒內歸, 損傷肺脾腎,

導致三焦水道輸化通調失職, 水濕停積, 外溢肌膚, 則可見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有與丹痧病人接觸史。

2、臨床表現 潛伏期1-12天, 病程一般為2-5天。

前驅期一般不超過24小時。 起病急驟, 高熱, 畏寒, 咽痛, 吞咽時加劇。 伴頭痛, 嘔吐, 厭食, 煩躁不安等症。 咽及扁桃體有膿性分泌物。 軟齶充血, 有細小紅疹或出血點, 稱為粘膜內疹, 每先於皮疹出現。 頸前淋巴結腫大壓痛。

出疹期一般在起病12-24小時內出疹。 皮疹從耳後、頸部、胸背迅速蔓延四肢, 全身皮膚呈彌漫性紅暈, 壓之退色, 其上散佈針尖大小猩紅色皮疹, 疏密不等, 以頸部、肘前、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密集, 形成紫紅色線條, 稱線狀疹。 皮膚表面呈雞皮樣, 皮疹有瘙癢感。

面頰充血潮紅, 唯口唇周圍蒼白, 稱環口蒼白圈。 病初舌苔厚, 3-4天后舌苔剝脫, 舌紅起刺, 稱楊梅舌。

恢復期皮疹于48小時達高峰, 以後2-4天內依出疹次序消退。 體溫下降, 全身症狀好轉。 疹退1—2周後開始成片狀脫屑、脫皮, 約2周脫盡, 無色素沉著。

3、實驗室檢查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咽拭子細菌培養可分離出A組p型溶血性鏈球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