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是腎小球腎炎中最少見的類型之一, 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此病曾用名包括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系膜毛細血管增生性腎炎、小葉性腎炎、低補體血症性腎炎等。 本病所致腎病綜合征的治療常常比較困難。 小劑量、隔天潑尼松治療可能有利於改善腎功能。 West等使用隔天口服激素長期治療, 在治療前後比較腎活檢, 結果證明此法有利於腎臟的存活。 大部分腎病學家僅做對症治療。 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是腎小球腎炎中最少見的類型之一, 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Ⅰ型的治療, 除糖皮質激素外, 還可用其他藥物如免疫抑制藥和抗凝劑。
對於各年齡段MPGN患者, 如腎功能正常且僅表現為無症狀輕度蛋白尿時, 無須接受激素免疫抑制藥治療, 僅需每3~4個月隨訪1次, 密切觀察腎功能、蛋白尿和血壓控制情況。
成人和兒童原發性MPGN患者, 在尿蛋白>3克/天, 腎功能損害及活檢發現腎間質病變時, 方可給予激素、免疫抑制藥治療。 如果無效則停止服用糖皮質激素。 建議密切隨訪, 著重保守治療。 重視能夠延緩腎功能衰退的因素和密切隨訪。
其他治療包括降脂, 應用ACEI、ARB、低分子肝素等, 近年有學者報導用黴酚酸脂治療本病,
另外細胞毒藥物應用、血漿置換方法、中藥治療在一些研究治療中獲得一些療效。
臨床醫生在決定什麼類型的患者何時進行治療時必須考慮疾病的預期病程和結局, 以及治療的利弊, 腎功能不全的進行性發展和藥物治療引起的依從性差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