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胞生痰核的辨證論治

腫核小型且靜止者, 可不作治療, 有的可以自消, 不能自消者也無礙。 若形態較大, 影響外觀, 或有眼瞼重墜感, 或有潰破趨勢者, 當作治療。 自古以來多以手術為主, 但也有不少單用藥物治療之記載。 若用藥物治療可以消散者, 則不必強求手術。 這柙趨勢, 目前不論中醫、西醫, 都有探討。

一、內治

按中醫辨證, 該病可分二種證型, 即無火症之痰濕阻結與有火症之火重於痰型。 前者為常見證型, 後者則為變證。

1、痰濕阻結

主證:較小型者無任何自覺症狀, 較大者可有眼瞼重墜感。 查局部, 小型者望診無異常, 觸診可於胞瞼中捫到堅硬而可推動、與皮膚不粘連的硬結。

若漸長而較大者, 除捫到圓形硬結外, 相對應處瞼皮膚可見隆起, 或可見相對應的瞼內呈青灰或紫紅色, 舌淡苔薄白, 脈緩。

證候分析:痰濕阻滯胞瞼脈絡, 氣血不能循常道暢行而瘀阻於胞瞼內, 氣血凝結, 逐漸隱起而成硬結。 日久阻滯越重, 硬結漸長大, 有礙胞瞼開合而感重墜。 舌脈亦皆痰濕內蘊之征。

治法:化痰散結。

方藥:化堅二陳丸加減。 方中陳皮、半夏、白茯苓、生甘草為二陳湯, 有燥濕化痰之功, 白僵蠶軟堅散結, 黃連、荷葉清熱兼祛濕, 共奏化痰散結之功, 現常改用湯劑。

2、痰熱阻結

主證:胞瞼脹痛而癢, 眼有沙澀感或瞼腫難睜。 查局部, 輕者胞瞼皮色微紅, 重者紅腫;瞼內紅赤或紫紅,

甚則潰膿, 舌紅苔黃白, 脈滑數。

證候分析:痰熱相結, 阻滯脈絡, 熱邪偏重, 鬱久化火, 或複受外邪, 客於受阻脈絡, 致病情較重而顯火熱之象, 胞瞼紅赤, 重者紅腫, 瞼內紅赤, 重則紫紅。 火灼津液也可釀膿。 舌脈亦屬痰熱之征。

治法:清熱散結。

方藥:清胃東加減。 方中炒梔子、生石膏、黃連、連翹、黃芩、生甘草清熱;炒枳殼、炒蘇子、陳皮行氣散結;歸尾活血消滯散結;荊芥穗、防風助散鬱火。 諸藥組方, 具有清熱祛痰、消滯散結的作用。

二、外治

1、初起可局部按摩或作濕熱敷, 促其氣血暢行, 以利散結。

2、生南星末加冰片少許, 調糊頻塗患處, 以行氣通絡, 化痰散結。

3、痰核大者, 宜手術治療, 現代多作霰粒腫切開刮除術。

手術方法:術眼按常規消毒, 作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後,

用霰粒腫夾夾住腫核部位, 翻轉眼瞼, 暴露瞼結膜。 取與瞼緣垂直方向, 用尖刀在腫核中央切開, 再用小刮匙將腫核囊內容物刮淨。 如囊壁較厚, 則可剪除部分已軟化的囊壁。 術畢除去霰粒腫夾, 壓迫止血後, 塗消炎眼膏, 加眼墊包紮術眼, 翌日換藥即可除去眼墊。

注意事項:

1、若有紅腫現象, 須待紅腫消除後再手術。

2、若已在瞼結膜自潰而生肉芽者, 先剪除肉芽後, 按上法手術。

3、若腫核部位過於靠近眥部, 不便翻轉眼瞼, 或已在眼瞼皮膚面自潰者, 可從瞼皮膚面作切口按上法手術, 但切口宜稍大且必須與瞼緣平行。 術畢用“0”號絲線縫合兩針。

4、切開時避免切斷瞼緣動脈弓, 以免去除夾子後出血不止。 若出現出血不止,

壓迫無效時, 當作縫合止血加壓包紮。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