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身氣功易筋經

健身氣功?易筋經』功法特點

一、動作舒展,伸筋拔骨

本功法中的每一勢動作, 不論是上肢、下肢還是軀幹, 都要求有較充分的屈伸、外展內收、扭轉身體等運動, 從而使人體的骨骼及大小關節在傳統定勢動作的基礎上, 盡可能的呈現多方位和廣角度的活動。 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拔骨”的運動達到“伸筋”, 牽拉人體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 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結締組織, 促進活動部位軟組織的血液迴圈, 改善軟組織的營養代謝過程, 提高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骨骼、關節、肌肉等組織的活動功能,

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二、柔和勻稱, 協調美觀

本功法是在傳統“易筋經十二定勢”動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 增加了動作之間的連接, 每勢動作變化過程清晰、柔和。 整套功法的運動方向, 為前後、左右、上下;肢體運動的路線, 為簡單的直線和弧線;肢體運動的幅度, 是以關節為軸的自然活動角度所呈現的身體活動範圍;整套功法的動作速度, 是勻速緩慢的移動身體或身體局部。 動作力量上, 要求肌肉相對放鬆, 用力圓柔而輕盈, 不使蠻力, 不僵硬, 剛柔相濟。 每勢之間無繁雜和重複動作, 便於中老年人學練。 同時, 對有的動作難度作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也適合青壯年學練。

本功法動作要求上下肢與軀幹之間,

肢體與肢體之間的左右上下, 以及肢體左右的對稱與非對稱, 都應有機的整體協調運動, 彼此相隨, 密切配合。 因此, “健身氣功?易筋經”呈現出動作舒展、連貫、柔暢、協調、動靜相兼。 同時在精神內含的神韻下, 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注重脊柱的旋轉屈伸

脊柱是人體的支柱, 又稱“脊樑”。 由椎骨、韌帶、脊髓等組成, 具有支持體重、運動、保護脊髓及其神經根的作用。 神經系統是由位於顱腔和椎管理的腦和脊髓以及周圍神經組成。 神經系統控制和協調各個器官系統的活動, 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以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 因此, 脊柱旋轉屈伸的運動有利於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刺激, 以增強其控制和調節功能。 本功法的主要運動形式是以腰為軸的脊柱旋轉屈伸運動,

如“九鬼拔馬刀式”中的脊柱左右旋轉屈伸動作, “掉尾勢”中脊柱前屈並在反伸的狀態下做側屈、側伸動作。 因此, 本功法是通過脊柱的旋轉屈伸運動以帶動四肢、內臟的運動, 在松靜自然、形神合一中完成動作, 達到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目的。

『健身氣功?易筋經』習練要領

一、精神放鬆, 形意合一

習練本功法要求精神放鬆, 意識平靜, 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導。 通常不意守身體某個點或部位, 而是要求意隨形體動作的運動而變化。 即在習練中, 以調身為主, 通過動作變化導引氣的運行, 做到意隨形走, 意氣相隨, 起到健體養生的作用。 同時, 在某些動作中, 需要適當的配合意識活動。

如“韋馱獻杵第三勢”中雙手上托時, 要求用意念觀注兩掌;“摘星換鬥勢”中要求目視上掌, 意存腰間命門處;“青龍探爪”時, 要求意存掌心。 而另一些動作雖然不要求配合意存, 但卻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識思維活動。 如“三盤落地勢”中下按、上托時, 兩掌猶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勢”中伸肩、撐掌時, 兩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勢”中拽拉時, 兩膀如拽牛尾;“打躬勢”中脊椎屈伸時, 應體會上體如“勾”一樣的捲曲伸展運動。 這些都要求意隨形走, 用意要輕, 似有似無, 切忌刻意、執著於意識。

二、呼吸自然, 貫穿始終

習練本功法時, 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暢, 不喘不滯, 以利於身心放鬆、心平氣和及身體的協調運動。 相反, 若不採用自然呼吸, 而執著于呼吸的深長綿綿、細柔緩緩,

則會在於導引動作的匹配過程中產生“風”“喘”“氣”三相, 即呼吸中有聲(風相), 無聲而鼻中澀滯(喘相), 不聲不滯而鼻翼扇動(氣相)。 這樣, 習練者不但不受益, 反而會導致心煩意亂, 動作難以松緩協調, 影響健身效果。 因此, 習練本功法時, 要以自然呼吸為主, 動作與呼吸始終保持柔和協調的關係。

此外, 在功法的某些環節中也要主動配合動作進行自然呼或自然吸。 如“韋馱獻杵第三勢”中雙掌上托時自然吸氣;“倒拽九牛尾勢”中收臂拽拉時自然呼氣;“九鬼拔馬刀式”中展臂擴胸時自然吸氣, 松肩收臂時自然呼氣, 含胸合臂時自然呼氣, 起身開臂時自然吸氣;“出爪亮翅勢”中兩掌前推時自然呼氣, 等等。 因為人體胸廓會隨著這些動作的變化而擴張或縮小, 吸氣時胸廓會擴張,呼氣時胸廓會縮小。因此,習練本功法時,應配合動作,隨胸廓的擴張或縮小而自然吸氣或呼氣。

三、剛柔相濟、虛實相兼

本功法動作有剛有柔,且剛與柔是在不斷相互轉化的;有張有弛,有沉有輕,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如“倒拽九牛尾勢”中,雙臂內收旋轉逐漸拽拉至止點是剛,為實;隨後身體以腰轉動帶動兩臂伸展至下次手臂拽拉前是柔,為虛。又如“出爪亮翅勢”中,雙掌立於胸前呈擴胸展肩時,肌肉收縮的張力增大為剛,是實;當松肩伸臂時,兩臂肌肉等張收縮,上肢是放鬆的,為柔;兩臂伸至頂端,外撐有重如排山之感時,肌肉張力再次增大為剛,是實。這些動作均要求習練者在用力之後適當放鬆,松柔之後尚需適當有剛。這樣,動作就不會出現機械、僵硬或疲軟無力的鬆弛狀況。

四、循序漸進,個別動作配合發音

習練本功法時,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不同身體條件的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各式動作的活動幅度或姿勢,如“三盤落地勢”中屈膝下蹲的幅度、“臥虎撲食勢”中十指是否著地姿勢的選擇等等。習練時還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另外,本功法在練習某些特定動作的過程中要求呼氣時發音(但不需出聲)。如“三盤落地勢”中的身體下蹲、兩掌下按時,要求配合動作口吐“嗨”音,目的是為了下蹲時氣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緊張,引起氣上逆至頭部;同時口吐“嗨”音,氣沉丹田,可以起到強腎、壯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該勢動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氣,並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張,音從喉發出,上唇著力壓於齦交穴,下唇松,不著力於承漿穴。這是本法中“調息”的特別之處。

吸氣時胸廓會擴張,呼氣時胸廓會縮小。因此,習練本功法時,應配合動作,隨胸廓的擴張或縮小而自然吸氣或呼氣。

三、剛柔相濟、虛實相兼

本功法動作有剛有柔,且剛與柔是在不斷相互轉化的;有張有弛,有沉有輕,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如“倒拽九牛尾勢”中,雙臂內收旋轉逐漸拽拉至止點是剛,為實;隨後身體以腰轉動帶動兩臂伸展至下次手臂拽拉前是柔,為虛。又如“出爪亮翅勢”中,雙掌立於胸前呈擴胸展肩時,肌肉收縮的張力增大為剛,是實;當松肩伸臂時,兩臂肌肉等張收縮,上肢是放鬆的,為柔;兩臂伸至頂端,外撐有重如排山之感時,肌肉張力再次增大為剛,是實。這些動作均要求習練者在用力之後適當放鬆,松柔之後尚需適當有剛。這樣,動作就不會出現機械、僵硬或疲軟無力的鬆弛狀況。

四、循序漸進,個別動作配合發音

習練本功法時,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不同身體條件的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各式動作的活動幅度或姿勢,如“三盤落地勢”中屈膝下蹲的幅度、“臥虎撲食勢”中十指是否著地姿勢的選擇等等。習練時還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另外,本功法在練習某些特定動作的過程中要求呼氣時發音(但不需出聲)。如“三盤落地勢”中的身體下蹲、兩掌下按時,要求配合動作口吐“嗨”音,目的是為了下蹲時氣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緊張,引起氣上逆至頭部;同時口吐“嗨”音,氣沉丹田,可以起到強腎、壯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該勢動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氣,並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張,音從喉發出,上唇著力壓於齦交穴,下唇松,不著力於承漿穴。這是本法中“調息”的特別之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