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萬眾期待的艾滋疫苗,何時問世?

利用疫苗, 人類對付過很多強大的敵手, 天花、脊髓灰質炎、肺結核, 這些原來人們談之色變的疾病, 到今天已經基本上不能給人類整體帶來大的危害。 然而, 愛滋病侵襲的人數多、引發的社會後果嚴重, 更為重要的是, 從沒有一種致病微生物像愛滋病病毒這樣讓科學家們覺得難以對付。

1983年科學家確認了愛滋病病毒後, 人們原以為愛滋病疫苗的出現只是一個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問題。 可是20多年過去了, 在以宣傳教育、行為干預等預防和藥物治療取得一定成績的情況下, 愛滋病疫苗研究卻不斷鎩羽而歸。

時至2003年, 世界最大的愛滋病疫苗ⅲ期臨床研究分別在北美和泰國失敗, 研製這種蛋白亞單位疫苗的美國瓦克斯根(vaxgen)生物技術公司承認, 試驗結果表明這種疫苗不能有效阻止人體感染愛滋病病毒。 這一臨床研究始於1998年, 瓦克斯根公司在北美與泰國曼谷分別招募了5009未感染的男性同性戀志願者和2545名未感染病毒的吸毒者進行愛滋病疫苗的ⅲ期臨床研究, 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愛滋病疫苗臨床研究。 然而研究結束時, 除了在個別小樣本量(如非洲黑人)的人群中有一定差異外, 疫苗接種組的新感染率與安慰劑組(即對照組)的新感染率並無統計學差異——在男性同性戀志願者中進行的研究顯示, 接受疫苗注射的志願者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機會僅減少了3.8%——這意味著疫苗並未給人體帶來有效的保護。

事實上, 自從1988年世界上第一種愛滋病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以來, 相繼有數百種愛滋病疫苗投入臨床前與臨床試驗, 然而迄今仍沒有一個疫苗被證實有效。

移動的靶子

研究者, 相對于愛滋病病毒9700個堿基對來說, 差不多每個堿基對上就有3個人在研究。 既便如此, 愛滋病疫苗仍然沒有大的突破, 這是因為愛滋病病毒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狡猾的”病毒。

人們現階段在疫苗研究領域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主要來自於一些急性傳染病, 這些致病病毒或者細菌大多是具有自限性(很少發生變異), 或者是研究者可以誘導機體產生很強的保護性抗體,

清除病原體。 然而人類曾經取得的對抗其他病毒的經驗, 在愛滋病疫苗研究中難顯身手。

愛滋病病毒被免疫學家比喻為“移動的靶子”, 這是因為愛滋病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 遺傳物質是rna。 rna在被逆轉錄為dna過程中極易發生複製錯誤, 而促使這一過程發生的逆轉錄酶又缺乏校正功能, 因此病毒不斷能夠獲得遺傳上的多樣性, 產生很多變異的毒株。 在病毒的遺傳序列不斷發生改變的同時, 它們的功能卻極其保守, 每一種發生變異的毒株依然能夠侵染人體細胞。 除了“變化多端”, 愛滋病病毒還“擅長捉迷藏”, 它的前病毒能夠整合到宿主的染色體中, 以此來逃脫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 在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過程中,

病毒就會以表面覆蓋糖衣、降低感染細胞的抗原表達等手段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更狡猾的是, 愛滋病病毒直接攻擊的就是疫苗賴以發揮作用的免疫系統, 這使疫苗提高的免疫能力成為無用功。

人類已經研製成功的大多數疫苗都有合適的動物模型, 利用這些實驗動物, 研究者們可以進行攻毒和免疫保護測試, 以評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愛滋病疫苗只能在與人類非常接近的猴子中進行感染, 利用動物模型來分析在人體中可能產生的效果, 而最終的評價只能靠臨床試驗,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支持的300次猴體疫苗實驗中, 每次實驗平均只使用了3.7只猴子, 遠達不到保證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樣本量,

這大大延長了評價疫苗研究的時間週期。

總算得失之間, 依然有道, 儘管愛滋病疫苗研究本身沒有結果, 但面對這個“強大”的敵手, 免疫學與疫苗學卻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在愛滋病疫苗研究的20年中, 人類對於自身免疫系統的認識及其在相關領域的發展超過了過去200年的總和。 有免疫學家戲稱, 因為愛滋病疫苗的研究, 過去以病毒學家和細菌學家為主的疫苗研究, 終於讓位給了免疫學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