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誘發“冬癢症”的三大真凶

在冬季很多人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現象, 也就是所謂的冬癢症特別是在夜晚睡覺時, 只有癢過的人才知道其味道是奇癢難忍,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冬季皮膚瘙癢的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專家對該問題的講解吧。

誘發冬癢症的三大原因

1 洗澡過勤皮膚會瘙癢

專家指出, 瘙癢往往在夜間發生, 多發生在四肢等摩擦部位, 但以下肢多而嚴重。 患者在睡眠時體溫增高, 且注意力集中, 故感瘙癢劇烈, 常常用指甲來撓抓止癢。 其結果往往是癢暫時止住, 但極易造成皮膚損傷。 反復搔抓皮膚會引起繼發性皮損,

如抓痕、苔蘚化等, 還可能繼發細菌感染, 使瘙癢加重, 並給治療增加困難。

2 乾燥致手腳皸裂

專家介紹, 手足皸裂是指手、足部皮膚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皮膚乾燥和線狀裂開的一種疾病。 發病病因是與表皮角質層增厚、乾燥、外界刺激以及局部活動有關。 冬天, 氣候乾燥寒冷, 汗腺分泌減少, 又缺乏皮脂滋潤, 再加上各種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因素的刺激和摩擦, 使掌蹠部皮膚增厚、變幹、變脆, 失去彈性。 當局部活動或牽拉力較大時, 即可將皮膚拉斷而產生皸裂, 引起疼痛。 另外, 某些皮膚病如魚鱗病、手足癬、濕疹皮炎、凍瘡等均可在病理條件下發生皸裂。

皸裂的深淺程度一般可分為三度。 一度:皮膚乾燥有小裂紋,

但僅達表皮, 故無出血、疼痛等症狀。 二度:皮膚乾燥, 角化增厚, 裂口由表皮深入真皮而有輕度刺痛, 但不引起出血。 三度:皮膚乾燥, 角化肥厚, 皸裂由表皮深入真皮和皮下組織, 常引起出血和觸痛或灼痛。

3 濕度過大“生凍瘡”

冬季濕度大的地區, 凍瘡發生率較高。 一般在氣溫低於5℃, 相對濕度在60%以上, 容易發生凍瘡, 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等處多見。 多見局部皮膚發涼, 出現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 按之柔軟, 嚴重時出現水皰, 破裂後形成糜爛或潰瘍。 遇熱後自覺癢、灼熱感及疼痛。 這些症狀可延續1—2個月, 直至天氣轉暖才痊癒, 但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