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治風寒濕瘀阻滯經脈所致疼痛的偏方

身體莫名的疼痛, 檢查後也沒有什麼大毛病, 這時候就是需要活血止痛了。 然而, 止痛藥又不能亂吃, 如果不想隨便吃藥, 不妨可以考慮中藥方劑, 例如下面介紹的這款專治風寒濕瘀阻絡的偏方, 因為它能活血化瘀, 通絡止痛。

處方

制乳香10克, 制沒藥10克, 地鱉蟲10克, 血竭3克, 細辛3克, 三七3克, 甘松10克, 降香10克, 生薑10克。

功能

活血化瘀, 通絡止痛。

用法

水煎服。 本方藥味濃烈, 煎藥時注意通風;煎藥時反復緩慢攪動, 以防止粘鍋, 飯後1小時服藥, 2次/日。

主治

用於各種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等屬於風寒濕瘀阻滯經脈所致疼痛,

各種腫瘤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氣血不足, 痰濕停滯所致疼痛。

方解

疼痛不是單獨的疾病, 常常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症狀。

鎮痛飲適用於寒凝氣滯, 瘀血阻絡之疼痛。 方中乳香、沒藥辛香溫通, 活血散瘀, 行氣止痛, 為君藥。 地鱉蟲味鹹, 性寒, 具有破瘀血, 續筋骨之功。 血竭味甘咸, 甘能緩急止痛, 鹹能軟堅散結, 故有活血散瘀定痛之效。 細辛辛香走竄, 外散風寒, 內溫裡寒, 溫通經絡, 而達散風祛寒, 通竅止痛, 下氣祛痰之效;三藥共為臣藥。 甘松理氣止痛;降香行氣活血, 止痛;三七止血、散瘀、定痛, 三藥共為佐藥, 協助君臣藥共同發揮止痛功效。 生薑為使藥,

和胃降逆, 防諸藥傷胃。

加減

因寒凝經脈導致四肢關節疼痛為主者, 加用通脈四逆湯;頸椎病及強直性脊柱炎所致陽虛風濕阻絡出現頸項、後背疼痛為主者, 加用葛根、鹿角霜、牛膝、地龍、全蠍、蜈蚣、僵蠶;各種腫瘤術後痰濕阻絡出現疼痛, 加用浙貝母、玄參、龜板、鱉甲、生牡蠣;腫瘤後期, 患者氣血虧虛, 經脈失榮, 疼痛綿綿不絕, 加用黃芪、當歸、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對於疼痛劇烈者, 血竭用量可加至10克。 腎氣虧虛所致腰痛加杜仲、續斷、骨碎補、木蝴蝶。 脾胃虛弱, 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者, 去甘松、降香, 加用生山楂、砂仁、雞內金。

病因病機

久痛多瘀、久痛入絡、久病多虛、久病及腎。 尪痹(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絡、久病多虛及久病及腎的特點。

此類患者多有陽氣先虛的因素, 病邪遂乘虛襲踞經隧, 氣血為邪所阻, 壅滯經脈, 留滯於內, 深入骨骱, 膠著不去, 痰瘀交阻, 凝澀不通, 邪正混淆, 如油入面, 腫痛以作, 治頗棘手, 不易速成。

此證久治不愈者, 既有正虛的一面, 又有邪實的一面, 且其病變在骨, 骨為腎所主。 尪痹的邪氣入侵及病情之發展, 與腎、督脈關係密切。 腎為水火之髒, 督統一身之陽, “衛出下焦”, 衛陽空虛, 屏障失調, 致使病邪乘虛而入。

結語:身體的疼痛會有幾個級別, 而且每個人承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每當身體備受疼痛折磨的時候, 我們就會考慮止痛, 上述介紹的中藥方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都是非常有效果的。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