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間質性肺炎有哪些檢查方法

有許多患者都認為間質性肺炎很難治癒, 這種說法的確有道理。 根據傳統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技術, 想要根治間質性肺炎是比較難的,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治療間質性肺炎已經不再是難題。 間質性肺炎患者在治療前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檢查, 這樣才能保證疾病快速治癒。

間質性肺炎有哪些檢查方法:

1.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

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 進行細胞學、細菌學、生化和炎症介質等的檢測。 根據BALF中炎症免疫效應細胞的比例, 可將間質性肺疾病分類為淋巴細胞增多型和中性粒細胞增多型。

2.全身系統檢查

間質性肺病疾病可以是全身疾病的肺部表現, 對於這類患者的診斷, 全身系統檢查特別重要。

3.胸部影像學檢查

絕大多數肺間質疾病患者胸部X線表現為兩肺彌漫性的細線狀、網狀、網質結節影像、肺紋理增粗及肺氣腫等。 HRCT可清楚地顯示肺內的細節表現。 主要的高分辨CT表現為:小葉內間質增厚、小葉間隔增厚、支氣管血管束異常、胸膜下弧線影、磨玻璃密度及蜂窩影像等。 CT診斷肺間質纖維化的主要根據是蜂窩影像和牽拉性支氣管擴張。 嚴重的肺間質纖維化使得肺臟的固有結構消失。 還可見肺小葉輪廓變形, 小葉間隔和支氣管血管束粗糙、毛糙。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慢性支氣管炎和膠原病的肺內的纖維化的高分辨CT表現相似。

4.病史

詳細的職業接觸史和用葯史、發病經過、伴隨症狀、既往病史和治療經過等, 都可能是重要的診斷線索。 職業性的粉塵接觸可以在10~20年後才出現症狀。 風濕病可以先有肺部病變, 隨後才出現關節或其他器官表現。

5.肺活檢

肺活檢是診斷間質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 首選纖支鏡肺活檢。 大部分間質性肺疾病經過努力, 包括淺表淋巴結、皮膚、肌肉活檢可以確診。 尚有一部分無法確診者, 應以肺部病理學確診。

6.肺功能檢查

以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為主, 肺活量及肺總量降低, 殘氣量隨病情進展而減少。 換氣功能往往在肺間質疾病的早期可顯示彌散功能明顯下降, 伴單位肺泡氣體彌散量下降。

ILD的中晚期均可見低氧血症, 但氣道阻力改變不大, 常因呼吸頻率加快及過度通氣而出現低碳酸血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