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 氣候乾燥, 人的皮膚很容易乾燥緊繃, 甚至起皮。 那麼你知道皮膚怎麼補水嗎?你知道皮膚補水吃什麼好嗎?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十款補水食療方, 趕緊來看看吧!
番茄玫瑰飲
番茄去皮、籽, 黃瓜洗淨, 鮮玫瑰花適量。 將它們碾碎後過濾, 加入檸檬汁、蜂蜜, 每日飲用。 番茄、黃瓜富含谷胱甘肽和維生素C, 能促進皮膚代謝, 使沉著的色素減退, 從而使肌膚細膩白嫩。
檸檬冰糖汁
將檸檬攪汁, 加冰糖適量飲用。 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100克檸檬汁中含維生素C可高達50毫克。 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和B族維生素等。
常飲檸檬汁, 不僅可以白嫩皮膚, 防止皮膚血管老化, 消除面部色素斑, 而且還具有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
胡蘿蔔汁
將新鮮胡蘿蔔研碎擠汁, 取10-30毫升, 每日早晚洗完臉後, 以鮮汁拍臉, 待幹後用塗有植物油的手輕拍面部。 此外, 每日喝1杯胡蘿蔔汁也有祛斑作用。
因為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 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 維生素A具有滑潤、強健皮膚的作用, 並可防治皮膚粗糙及雀斑。
蘋果雪梨羹
蘋果2個、雪梨2個、蓮米120克、陳皮9克、砂糖適量。 將蘋果、雪梨去核留皮, 蓮米與陳皮一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煮30分鐘, 再放蘋果、雪梨同煮50分鐘後, 入砂糖調味即可食用。
此湯有美容、護膚、抗衰老(抗衰老食品)之功效。 木瓜牛奶湯: 新鮮成熟的木瓜、鮮牛奶各適量。
此方有美容護膚、烏髮之功效, 常飲可使皮膚光潔、柔嫩、細膩、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山藥+桑白皮
山藥具有補肺脾腎氣陰, 促進自身激素分泌, 加上桑白皮清肺美白皮膚。 特別適用於長有雀斑、黃褐斑、黑斑的人;皮膚晦暗、面部無光澤的人;注重自身風采的現代白領;
工作節奏緊張、無暇保養的人;皮膚乾燥的人;經常戶外工作、常受紫外線輻射的人;頭髮乾枯, 指甲無光澤、易斷裂的人。
栗子燉白菜
栗子200克, 去殼切成兩半, 鴨湯適量, 煨栗熟透, 再加白菜200克及適量調味料, 燉熟即可。 栗子健脾腎, 白菜補陰潤燥, 常食可改善陰虛所致的面色黑黃,
花膠玉竹美容湯
花膠40克、豬骨250克、玉竹20克、幹淮山20克、薏米20克、南北杏20克、蜜棗2粒。 花膠用清水泡軟, 汆水5~8分鐘, 撈起;玉竹、淮山等洗淨備用;豬骨洗淨切塊, 汆水撈起;
將適量清水倒入瓦煲燒開, 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 轉文火煲兩個小時, 下鹽調味飲用。 滋潤養顏、補脾健胃。
菊花粥
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頭狀花序, 含有腺嘌呤、氨基酸, 膽鹼、水蘇堿和維生素等物質。 菊花粥早為醫家所用, 《神農本草經》 把它列為上品, 謂“久服利血氣、駐顏色、輕身、耐老”。
製作:霜降前采菊花去蒂, 曬乾, 研成細粉備用, 與粳米50—100克煮粥, 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10一15 克, 再煮一二開即成。
菊花氣味清香,
黃瓜粥
取大米100克, 鮮嫩黃瓜300克, 精鹽2克, 生薑10克。 將黃瓜洗淨, 去皮去心切成薄片。 大米淘洗乾淨, 生薑洗淨拍碎。
鍋內加水約1000毫升, 置火上, 下大米、生薑, 武火燒開後, 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爛時下入黃瓜片, 再煮至湯稠, 入精鹽調味即可。
一日二次溫服, 可以潤澤皮膚、祛斑、減肥。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 黃瓜含有豐富的鉀鹽和一定數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糖類、蛋白質以及芥、磷、鐵等營養成分。 經常食用黃瓜粥, 能消除雀斑、增白皮膚。
燕窩燉冰糖
血色燕窩15克、薏米10克、枸杞子6克、冰糖適量。 將燕窩挑揀去雜質, 用清水稍加浸泡再挑洗乾淨,
然後將上述三物同放進燉盅內, 加適量清水及冰糖(甜度隨人所好), 蓋好盅蓋, 隔水用中火燉兩小時, 待溫飲用。
冬季皮膚補水先健脾潤肺
第一步:先健脾
冬季皮膚乾燥起皮, 大多數是脾胃功能失常造成的。 脾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正常, 氣血旺盛, 人體才能有充足的水分, 皮膚才有可能得到濡潤。
而一旦脾胃功能失常, 津液生化不足, 身體就會像沒有水源的水庫, 皮膚得不到水分的滋養, 自然就會幹枯萎黃無水分。
所以, 冬季想要補水, 一定要先補脾益氣, 才能化生津液, 通達陽氣, 才能有充足的津液隨陽氣散佈, 為滋潤皮膚打下良好的開端。
第二步:後潤肺
通過健脾後, 我們向身體輸送了大量水液,從而不必擔心“水源”的問題。那麼這些水液要如何輸布到你的全身肌膚呢?這時就要發揮肺的作用了。
水分要經肺的宣發作用,如噴泉一般將水液均勻灌溉到人體,才能濡養五臟六腑,全身肌肉,潤澤皮膚。若肺的功能失常,失去了輸布水液的能力,身體也就不能得到正常的濡養滋潤。
而且,中醫常講:肺主皮毛,肺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皮膚和毛髮的品質,直接影響到你的容顏。肺養好了,自然面色紅潤、皮膚細膩、光彩照人;反之,肺不好則會讓你面容憔悴、黯淡無光、缺乏青春的靚麗。
補脾健脾的食物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 :味甘、性平,可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可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可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可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十款補水食療方有哪些了嗎?你知道皮膚補水吃什麼好了嗎?大家不光要注意外在的保養,也要注重內在的調理,這樣才能讓你從內而外地做一個水嫩美人。
我們向身體輸送了大量水液,從而不必擔心“水源”的問題。那麼這些水液要如何輸布到你的全身肌膚呢?這時就要發揮肺的作用了。水分要經肺的宣發作用,如噴泉一般將水液均勻灌溉到人體,才能濡養五臟六腑,全身肌肉,潤澤皮膚。若肺的功能失常,失去了輸布水液的能力,身體也就不能得到正常的濡養滋潤。
而且,中醫常講:肺主皮毛,肺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皮膚和毛髮的品質,直接影響到你的容顏。肺養好了,自然面色紅潤、皮膚細膩、光彩照人;反之,肺不好則會讓你面容憔悴、黯淡無光、缺乏青春的靚麗。
補脾健脾的食物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 :味甘、性平,可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可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可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可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十款補水食療方有哪些了嗎?你知道皮膚補水吃什麼好了嗎?大家不光要注意外在的保養,也要注重內在的調理,這樣才能讓你從內而外地做一個水嫩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