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藥常識 關於中藥飲片這些你應該知道

對於中藥的認識, 我們是越來越多了, 中醫不僅能夠治病, 還能夠有益身體健康。 那麼對於中藥飲片你認識多少呢?現代中藥飲片的分類特點是什麼呢?我們該如何分類儲存呢?煎服中藥時有什麼注意點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我們很多人都服用過中藥, 但是對於中藥的認識卻是一知半解的, 對於怎樣煎煮中藥, 更加是不瞭解。

有的人把所有中藥放在一起, 加水, 開火!就這樣煎中藥嗎?在這要告訴你, 這是不對的!下面就讓中藥師帶你瞭解中藥, 走出煎藥誤區!

一、認識中藥, 瞭解中藥飲片的生產質控

中藥由中藥材、中藥飲片、提取物和中成藥四部分組成。 中醫臨床採用的治病藥物是中藥飲片(包括配方顆粒飲片)和中成藥, 而中成藥的原料亦是生、熟飲片。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 根據辨證施治及調劑、製劑的需要, 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製後的成品。 多由醫生處方使用, 或者由患者自選做保健和食療之用。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淨制、切治、炮製製成的符合臨床需要的加工品, 中藥飲片的品質直接影響臨床療效與用藥安全。

中藥飲片的品質和中藥的品質、品種、採摘中藥的季節以及存儲管理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都是影響中藥飲片的品質的因素。

中藥經過加工炮製後才能入藥, 這是中藥用藥的特點,

也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 中藥經過加工炮製後可以降低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 改變或增強藥物的作用去向, 增強藥物療效, 以適應中醫辨證施治靈活用藥的要求。

二、現代中藥飲片的分類特點

普通中藥飲片:中醫常用飲片, 最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 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

中藥精製飲片:即小包裝飲片。 稱量準確, 清潔衛生, 規格統一, 調配方便。 價格相對較貴。 屬國家推薦使用飲片。

中藥免煎飲片:方便上班族人群。

中藥顆粒飲片:體積小, 調配方便。

中藥破壁飲片:近年最新科技成果, 價額昂貴。

三、煎服中藥你要知道這些

患者能否正確煎服中藥, 主要源于醫師和藥師認真細緻的醫囑和指導。 從煎器及水的選擇、加水量、浸泡時間、煎煮時間、特殊用法、煎取藥量,

到服藥方法和飲食禁忌, 都需要醫師和配方藥師的細緻說明。 患者在煎服中藥時應按醫師和配方藥師的說明使用。

以下幾點是患者在煎服中藥時常出現的失誤

(1)不注重煎煮前浸泡, 取藥後直接加水煎煮。 中藥飲片經加工炮製後多較乾燥, 應經充分浸泡45~60分鐘後再煎煮中藥, 浸泡時加水應超過藥面。 在浸泡過程中可翻動飲片, 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然後煎煮。

(2)患者煎藥時難以掌握加水量, 造成煎取藥量的過多或過少。 中藥飲片在充分浸泡後, 應適當加水超過藥面2cm。 煎煮至規定時間, 取第1次藥汁, 再次加水適量煎取第2汁, 2次煎液合併混勻放置, 取上清液400~500ml分2次服。 以往煎服中藥時第1次煎煮後,

藥渣放置至第2次煎煮前。 這樣兩次煎液濃度不一, 藥渣在放置期間易滋生細菌, 會影響藥物的作用或產生毒副作用。

(3)患者難以掌握煎藥時間, 不同的方劑有不同的煎煮時間。 如解表劑頭煎15~20分鐘, 二煎10~15分鐘。 補益藥, 頭煎30~35分鐘, 二煎20~25分鐘。 煎藥時間是以煮沸後算起, 這一點醫師和藥房調劑人員應特別囑咐, 患者遵照執行。

(4)藥液的服用和飲食禁忌:中藥湯劑在服用方法上都有細緻要求。 如解表藥應熱服, 清熱藥應溫服, 滋補藥應空腹服, 安神藥應睡前服等。 同時服藥要明確飲食禁忌, 如服健脾胃藥時, 應少食滋膩難消化之物;服清熱藥時, 應少服溫熱食品如生薑、胡椒、辣椒等;服溫裡藥時, 應少服寒涼之物。

總之, 在服用中藥時, 儘量飲食清淡, 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不再增加胃腸的負擔。

儲存貯藏

常用的飲片養護方法有石灰乾燥法、酒精防蟲法、化學藥品滅蟲法(硫黃薰蒸法)、氣調法、對抗貯藏法和冷藏法等。 中藥飲片庫房一般要求乾燥通風, 避免日光直射, 室內溫度不超過20℃, 相對溫度45%~75%, 飲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飲片除外)。

現分述如下

1.對含澱粉多的藥材, 如澤瀉、山藥、葛根、黃芪等切成飲片後要及時乾燥, 貯存在通風、乾燥、涼處, 防蟲蛀、防潮。

2.對含揮發油多的藥材, 如薄荷、當歸、木香、川芎等切成飲片後, 乾燥溫度小於30℃, 如大於30℃則損失有效成分, 貯藏時環境溫度不能太高, 否則易散失香氣或泛油, 溫度太高易吸濕黴變和蟲蛀, 應置陰涼乾燥處保存。

3.對含糖分及黏液質較多的飲片,如肉蓯蓉、熟地黃、天冬、黨參等,炮製後不易乾燥,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極易變軟發黏,易被污染,應防黴、防蟲蛀,置通風乾燥處貯藏。

4.種子類藥材經炒制後增加了香氣,如紫蘇子、柏子仁、萊菔子、薏苡仁等,應貯藏缸、罐中封閉保管,防蟲害及鼠咬。

5.凡酒制飲片,如當歸、常山、大黃等,醋制飲片,如蕪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貯於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

6.凡鹽炙的飲片,如澤瀉、知母、車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易受潮變軟,若溫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則鹽析出。故應貯於密閉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以防受潮。

7.經蜜炙的飲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葉等,炮製後糖分大,較難乾燥,特別容易受潮變軟或粘連成團且易被污染,蟲蛀、黴變及鼠咬,應貯於缸、罐內,儘量密閉以免吸潮,置通風乾燥處保存養護。

8.某些礦物類飲片,如硼砂、芒硝等在乾燥空氣中,容易失去結晶水而風化,故應貯於密封的缸罐中,置於陰涼處養護。

結語:看到這裡,你現在是不是應該知道關於中藥飲片的一些知識了啊?是不是也有很多是你之前都不清楚了啊。同時,對於中藥的煎煮以及中藥飲片的儲存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這點希望大家都注意哦。

3.對含糖分及黏液質較多的飲片,如肉蓯蓉、熟地黃、天冬、黨參等,炮製後不易乾燥,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極易變軟發黏,易被污染,應防黴、防蟲蛀,置通風乾燥處貯藏。

4.種子類藥材經炒制後增加了香氣,如紫蘇子、柏子仁、萊菔子、薏苡仁等,應貯藏缸、罐中封閉保管,防蟲害及鼠咬。

5.凡酒制飲片,如當歸、常山、大黃等,醋制飲片,如蕪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貯於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

6.凡鹽炙的飲片,如澤瀉、知母、車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易受潮變軟,若溫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則鹽析出。故應貯於密閉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以防受潮。

7.經蜜炙的飲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葉等,炮製後糖分大,較難乾燥,特別容易受潮變軟或粘連成團且易被污染,蟲蛀、黴變及鼠咬,應貯於缸、罐內,儘量密閉以免吸潮,置通風乾燥處保存養護。

8.某些礦物類飲片,如硼砂、芒硝等在乾燥空氣中,容易失去結晶水而風化,故應貯於密封的缸罐中,置於陰涼處養護。

結語:看到這裡,你現在是不是應該知道關於中藥飲片的一些知識了啊?是不是也有很多是你之前都不清楚了啊。同時,對於中藥的煎煮以及中藥飲片的儲存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這點希望大家都注意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