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問題, 隨著人類對健康的關注, 心理健康也被人們越來越重視起來了。 那麼什麼樣的心理是健康的?什麼樣的狀況又是不健康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了4類心理健康問題:心理煩惱、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心理煩惱
心理煩惱是指有重大或者持久的心理刺激因素, 或伴有不良教育及文化背景, 導致出現暫時的情緒煩惱, 但是自己可以識別、調節, 身邊人可能沒有發現或者發現了完全能夠理解並提供有效幫助。
一般不會持續影響社會功能, 不影響他人, 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種超出正常的情緒煩惱如天災人禍、生離死別等等,
但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有可能形成持續的心理健康問題, 這種類型是心理諮詢的最佳選擇, 一般不使用藥物治療, 即使需要也是短期的, 當然如果當事人有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 不一定需要專業説明。
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指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個性偏差, 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誘發, 出現暫時或局部的情緒問題, 自己可以識別但是難以擺脫, 必須需要旁人或者心理醫生調節, 身邊人也許能發現但是發現了只能部分理解,
如果沒有刺激性社會因素, 也許不會馬上出問題, 但以後仍然可能出現。 在局部輕度影響社會功能, 不影響他人, 中樞神經系統或許功能性異常、治療效果較好, 損害是可逆的, 一般在半年以內緩解, 也有可能長期遺留少許症狀, 這種類型是心理治療的主要選擇, 如果配合藥物治療也是輔助手段。
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指有明顯的個性偏差, 伴隨一些輕度的心理刺激因素, 出現持久的、較大範圍的情緒障礙, 自己可以識別但是無法擺脫, 因此主動求助, 普通人難以提供説明, 一般需要心理醫生調節。 身邊人經常可以發現異樣但是難以理解,
如果沒有刺激性社會因素, 當事人也會出現情緒煩惱。 部分影響自己的社會功能、一般不影響其他人, 有中樞神經系統神經遞質障礙, 治療效果尚可, 部分損害有可能不可逆, 但是程度較輕, 這種類型可以叫神經症,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樣重要。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指有明顯的生物學因素, 出現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等心理過程的障礙, 精神活動和環境不協調, 影響嚴重、廣泛而持久, 一般病人自己無法識別和調節, 也拒絕治療, 嚴重影響社會功能, 並且會影響他人。 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識別這種異常, 但是非專業的幫助可能無效甚至是有害的。
社會學、心理學因素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