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乙肝抗病毒藥物各有所長

抗病毒治療可實現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 即乙肝表面抗原轉陰, 並出現乙肝表面抗體。 ”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標誌著機體出現了保護性抗體, 是目前慢性乙肝臨床治療所能取得的最高目標。 日前, 這一消息甫一傳出, 便激起支持、質疑等迥異的反應, 對“慢性乙肝”的關注再度升溫。

“慢性乙肝”、“攜帶慢性乙肝病毒”, 向來是患者、攜帶者心底的隱痛, 對疾病的恐懼和缺乏瞭解, 使他們在求學、就業、婚姻、人際交往等方面都背負著沉重的精神枷鎖。 有時, 疾病本身並不可怕, 無知和誤解會成為對抗疾病時最大的敵人。

傳播四途徑

循證醫學表明, 慢性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與愛滋病相同, 即經血和血製品、母嬰垂直傳播、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及性接觸傳播, 不會通過同桌共餐、同室辦公等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徑傳播。 因此, 患者、病毒攜帶者、健康人無須為此驚惶。 抗病毒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慢性乙肝治療的首要原則, 抗炎保肝、免疫調節、抗肝纖維化等治療手段必須在抗病毒的基礎之上, 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酌情運用。

治療三階段

治療中最容易達到的第一階段是“解決溫飽”:持續抑制乙肝病毒複製, 肝功能恢復正常。 第二個階段是“達到小康”:e抗原轉陰, 出現e抗體, 即e抗原血清學轉換, 病情緩解。 通俗的講法就是三駕馬車,

穀丙轉氨酶(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轉陰、e抗原血清學轉換。 這樣, 絕大多數病人發生肝硬化、肝癌的幾率就會降低。 在取得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基礎上, 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奔向富裕”, 實現第三階段即表面抗原轉陰, 最後出現表面抗體, 即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 國內外臨床資料認為, 實現e抗原血清學轉換是獲得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獲得對乙肝病毒產生免疫力的先決條件。

藥物兩大類

目前, 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兩大類, 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 兩類藥物各有專攻。

干擾素的優點是兼有抑制病毒複製和免疫調節雙重機制, 療程相對固定, 對轉氨酶比較高、病毒水準不很高、比較年輕的病人療效較好, e抗原轉換率也比較高,

通過干擾素的免疫調節機制, 有望達到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的最高目標。 其中, 長效干擾素能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 患者的依從性較好, 有利於收穫良好的療效, 可以取得現有乙肝藥物中最高的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 但是, 干擾素可能會導致白細胞減少、發熱、一過性骨髓抑制、類流感樣症狀等不良反應。 而且, 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用干擾素, 如黃疸、肝硬化失代償期、有症狀的心臟病等患者都應慎用。

核苷酸類似物是口服藥物, 療效比較快速, 服藥以後病毒水準很快就能降低。 缺點是療程不固定, 需要長年服藥;長期服藥的過程中會產生耐藥。 不能耐受干擾素的免疫抑制狀態的病人, 可選擇核苷類似物治療。

很顯然, 我們不能用效果優或劣來簡單評價這兩類藥物。

患者必須依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需求, 根據醫囑進行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