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敗火食療湯

從冬季到春季的交替時期, 氣候很乾燥。 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 再加上天氣變化反復無常, 不能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 導致生理機能失調引起“上火”症候。 具體表現為眼睛紅赤乾澀、咽喉乾燥疼痛、鼻腔熱烘火辣、嘴唇乾裂、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小便發黃等。

春天防治“上火”, 首先生活要有規律, 注意勞逸結合, 按時休息。 其次多吃蔬菜、水果, 忌吃辛辣食物。 多飲水或喝清熱物質”從尿、汗中排泄。 春季是身體各臟器“火症”的多發季節。 無論是哪種內臟器官出現的“火”都和心理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

所以,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是人們抵禦疾病重要的“滅火劑”。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 情緒波動過大、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薑、蒜、辣椒等辛辣之品, 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 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 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 又按臟腑開竅, 把目赤腫痛稱“肝火”, 鼻扇氣喘稱“肺火”, 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 結合內在情況, 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 症狀重, 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 時間長並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

人們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 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等“上火”症狀。

“上火”可通過飲食調節, 且“食療”有獨特的效果。

蓮子湯去心火

心火: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 是人體的主宰, 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 常用黃連、蓮子心等藥物清心瀉火。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 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 加冰糖適量, 水煎, 吃蓮子喝湯。

豬肝湯去肺火

肺火:或因氣候驟然變化, 身體不能適應:或由於勞倦過度, 消耗了超量的體內陰液, 從而引發肺火亢奮, 這在老年群體中是比較多見的。 中醫多用黃芩、桑白皮、甘草等藥物清肺火。

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 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 共煮至肝熟, 吃肝喝湯。 綠豆粥去胃火

胃火:由於飲食不節、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厚味, 形成“食積”, 生熱化“火”, 以致胃火熾盛。 多以山楂、生石膏、鐵樹葉等藥物瀉胃火。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 粳米、綠豆各適量, 先用水煎煮石膏, 然後過濾去渣, 取其清液, 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喝梨水去肝火

肝火:古人雲:“暴怒傷肝, 五志化火”, 有些人心胸狹窄, 沉鬱寡歡, 遇事心煩易怒, 從而導致肝鬱氣滯而肝火上炎。 中醫常用龍膽草、夏枯草等藥調治。

表現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 梨2個, 削皮切塊, 加冰糖適量, 清水適量燉服。

吃豬腰去腎火

表現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法:豬腰2只, 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 吃豬腰子喝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