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其俗稱為 “羊癲瘋”或者“羊角風”, 早在兩千二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人們對這種疾病並不陌生, 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 “抽風”往往表明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疾病的狀態, 由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導致驚厥與抽搐, 另一種即形容某人不規範、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為。 對臨床上確實無症狀而僅在腦電圖上出現異常放電者, 不稱之為癲癇發作。 因為癲癇是腦的疾患, 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異常和過度放電不屬於癲癇發作。
怎樣治療羊角風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了,
對怎樣治療羊角風這個問題, 中醫治療是很多患者不錯的選擇, 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辯證施治”上, 首先宜分清標本虛實, 在發作期邪氣亢盛, 應以祛邪為主, 可用豁痰開竅, 平肝熄風, 清熱理氣, 活血化淤, 通絡定癇等治法, 而間歇期, 心、脾、腎三髒虧虛為主, 如心脾兩虛, 腎氣虧虛等, 故宜以治本為重, 固本培元, 以健脾化痰, 補益肝腎, 育陰潛陽, 填精補髓, 養心安神為主, 如仍有血瘀、痰濁、食滯等到邪實之證, 則應標本兼顧, 加以活血通絡, 化痰開竅,
總之, 中醫對怎樣治療羊角風的總原則是消除病因, 開竅醒腦, 以控制發作, 調和臟腑、氣血、經絡功能, 扶正固本, 標本兼顧以鞏固療效, 防止復發。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 要認識到在羊角風的治療方面, 不但應重視中醫中藥的系統治療, 還應注重中西醫結合的手法, 配合針灸、穴位封閉、按摩等取長補短, 將中醫的辯證與西醫的辨病相結合,
多少年來, 專家對怎樣治療羊角風這個問題一直採取中西醫相結合、辯證施治, 反復研究、科學用藥、合理調配, 一般用1-2種藥物對症治療, 以避免多種藥物相互起對抗作用。 抑制異常放電擴散, 增強丘腦、中腦網狀結構及機能穩定性。 根據不同症狀, 採用不同的配方, 標本兼治, 並結合簡便, 安全見效快的全息療法, 配合針炙, 按摩療法, 心理模擬等各種方法, 對症下藥, 見效快, 療效好, 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