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 以腦部神經元過渡放電而致反復和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 誘發本病的因素很多, 其中心理因素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癲癇的治療方面, 除了要保證癲癇患者的生理健康, 也要瞭解患者的心理狀態, 努力保護患者的心理健康, 這樣就能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合理治療和愉快生活。
一、神經心理測試
測量病人在大腦病損時所引起的心理變化的特點, 瞭解不同部位、不同性質的病變以及不同病程時的心理變化以及保留的心理功能情況。
二、癲癇病人的一般心理治療
(1)傾聽和理解
醫生要有深刻的同情心和科學的好奇心, 耐心傾聽。 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看待所面臨的問題, 通過深入交談, 發現影響療效和促發癲癇的因素, 這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 真情的理解可以幫助病人接受現實, 在此基礎上共同尋找辦法。
(2)安慰和鼓勵
安慰要做到真誠才起作用, 不要言過其實, 或虛偽作作。 鼓勵要實事求是, 但要讓病人有勇氣和疾病作鬥爭。
(3)商討和建議
醫生要以平等的態度與病人商量哪一種方案更切合病人實際。 要有可接受性和可行性。
三、癲癇的特殊心理治療
特殊心理治療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學習才能掌握的, 並有一定適應症的心理治療方法。 在此不做詳細介紹。
腦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活動是腦的機能, 腦的結構或功能發生異常自然會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 因此研究和探討心理學對治療癲癇病和指導癲癇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以, 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乃至家屬, 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況, 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