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癲癇常用方劑

一、常用方劑

1.滌痰湯

半夏(薑制)、膽南星、橘紅、枳實、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生薑、大棗。 功能清熱, 化痰開竅。 適用於 癲癇痰火內閉而見心煩失眠, 咯痰不爽, 內熱, 口臭, 便秘,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滑數。

2.龍膽瀉肝湯

梔子、龍膽草、黃芩、澤瀉、車前子、木通、當歸、生地、柴胡、生甘草。 功能清肝瀉火, 適用於 癲癇肝鬱化火、痰熱內閉而見心煩, 口幹苦,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滑。

3.六君子湯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 功能益氣健脾, 化痰定癇。 適用於 癲癇心脾兩虛證見倦怠乏力, 心悸少寐, 聲低氣怯, 舌淡苔白膩, 脈細。

4。 大補元煎

生曬參、山藥、山萸肉,

熟地、枸杞子, 杜仲, 當歸、炙甘草。 功能滋補肝腎, 適用於 癲癇肝腎不足, 證見頭暈目眩, 腰膝酸軟, 神疲乏力, 舌淡紅, 苔薄白膩, 脈弦細。

5, 通竅活血湯

赤芍、川芎、桃仁、紅花、老蔥、鮮薑、紅棗、麝香(絹包), 黃酒適量。 功能活血化瘀, 通絡定癇, 用於外傷性 癲癇。

6.柴胡桂枝湯

柴胡、黃芩、人參、芍藥、桂枝、甘草、生薑、大棗, 原方為《金匱要略》治療“心腹卒中痛”, 功能為發散表邪, 和解少陽。 現用於治療 癲癇證見反復發作, 心下支結, 不能飲食, 口苦, 苔白, 脈浮或弦。

7.風引湯

大黃、乾薑、龍骨、桂枝、甘草、牡蠣、寒水石、滑石(單包)、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 功能重鎮潛陽, 清熱熄風, 為《金匱要略》方“治大人風引, 少小驚癇瘓瘋, 日數十發”。 現用於治療肝陽亢盛, 風邪內動之 癲癇。

8.鎮肝熄風湯

懷牛膝、生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杭白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 功能鎮肝熄風, 滋陰潛陽。 適用廠陽亢動風之 癲癇, 證見心中煩熱, 面色潮紅, 頭目眩暈, 甚則突然昏僕, 不省人事, 四肢抽搐, 脈弦有力。 加減:抽搐加全蠍、蜈蚣;痰多者加膽南星、菖蒲。

9.羚角鉤藤湯

羚角片、桑葉、川貝、生地、鉤藤、菊花、茯神木、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功能清熱涼肝, 化痰熄風。 主治熱極生風, 高熱不退, 痙厥抽搐, 舌絳而幹, 脈弦數, 主要用於熱性驚厥。

10.黃芪赤風湯

黃芪、赤芍、防風。 是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補氣行瘀代表方之一。 現用於治療 癲癇氣虛血瘀證。 用於腦外傷後 癲癇, 腦部各種炎症刺激粘連導致的 癲癇。

11.大定風珠

生地、麥冬、阿膠(烊化)、雞子黃、醋龜板、白芍、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蠣、炙甘草、生鱉甲。 功能育陰潛陽, 養肝熄風, 主治肝腎陰虛動風之 癲癇。

12.滋陰甯神湯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茯神、白術、人參、遠志、酸棗仁、甘草、黃連、生薑。 功能滋陰養血, 安神定癇。 用於 癲癇陰血虧虛者, 證見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抽搐, 醒後頭暈、心悸, 唇甲淡白, 舌淡紅, 苔薄白, 脈細。

13.酸棗仁湯

酸棗仁、知母、川芎、茯苓、甘草。 功能滋陰養肝, 益血安神, 用於心血虧虛型 癲癇, 證見虛煩失眠, 心悸, 舌紅, 脈細。

14.甘麥大棗湯

甘草、淮小麥、大棗。 功能益氣, 養心安神, 用於心肝血虛之癇證。 證見心悸, 失眠, 抽搐。

15.星香二陳湯

膽南星、木香、陳皮、半夏、茯苓、紫石英、甘草、生薑。 功能祛風化痰定癇, 主治風痰癇證。

證見發作前頭暈、胸悶, 噁心欲嘔, 隨即猝倒、四肢抽搐, 吐白沫, 脈多滑大, 舌苔白厚膩。

16.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龍骨、牡蠣、人參、黃芩、鉛丹、桂枝、茯苓、半夏、大黃、生薑、大棗。 原用於傷寒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煩躁, 驚狂不安。 功能疏肝瀉熱, 重鎮安神, 現用於 癲癇反復發作, 胸脅脹滿, 失眠易驚, 善太息, 脈弦滑者。

17.清心溫膽湯

法半夏、陳皮、枳實、白術、當歸、白芍、黃連(姜制)、麥冬、遠志、石菖蒲、竹茹、茯苓、黨參、川芎、甘草、生薑。 功能平肝解鬱, 清火化痰。 主治氣血兩虛又兼有痰火之癇證, 對於 癲癇屬於虛實夾雜者尤為適宜。

18.驅風化痰湯

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白芍、甘草、半夏、陳皮、川芎、桔梗、遠志、天麻、黃芩、枳實、膽南星、瓜蔞仁、制白附子、白僵蠶、川黃連、生薑。

功能祛風瀉火, 除痰利竅。 用於痰涎壅盛之五癇。 尤適用於癇證日久, 正氣已虛, 痰濕阻於清竅所見頭暈, 無力者。

19.續命湯

竹瀝、生地黃汁、龍齒、生薑、防風、麻黃、防己、附子、石膏、桂心。 功能養血祛風, 清熱定癇, 化痰鎮驚。 主治風熱夾痰之 癲癇。

20.鉤藤飲

鉤藤、黃芩、犀角、石膏、龍齒、升麻、甘草、竹葉、麝香(單包)。 功能清熱熄風、鎮肝定癇。 用於小兒各型 癲癇證見心肝熱盛者, 以舌紅, 苔黃, 脈弦數為要點。

21.大續命湯

肉桂、附子、石膏、防己、麻黃、防風、龍齒、生薑, 水煎取汁加竹瀝、生地汁頻服。 功能化痰鎮驚, 通陽祛風。 用於 癲癇強直陣攣發作, 證見抽搐強直, 舌紅, 脈弦滑數。 加減:熱盛重用石膏、防己;痰多加天竺黃、菖蒲、遠志。

22.白羊蘚湯

白羊蘚(白蘚皮)、蚱蟬、大黃、甘草、鉤藤皮、細辛、牛黃、蛇退皮(蛇蛻)。 功能鎮驚定癇,除痰清熱。主治小兒風癇,現用於肌陣攣性 癲癇。 功能鎮驚定癇,除痰清熱。主治小兒風癇,現用於肌陣攣性 癲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