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 善於化毒, 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 誠為要藥。 毒未成者能散, 毒已成者能潰, 但其性緩, 用須倍加, 或用酒煮服, 或搗汁攙酒頓飲, 或研爛拌酒厚敷。 若治瘰鬁上部氣分諸毒, 用一兩許時常煎服極效。
金銀花的使用方劑:
一、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
銀花甘寒, 既清氣分熱, 又能清血分熱, 且在清熱之中又有輕微宣散之功, 所以能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表症未解、裡熱又盛的病症。 應用時常配合連翹、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二、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
金銀花清熱解毒作用頗強, 在外科中為常用之品,

三、用於熱毒引起的瀉痢便血(糞便中夾有黏液和血液)。
熱毒結聚腸道, 入於血分, 則下痢便血。
四、金銀花味甘性寒, 氣味芳香, 既可清透疏表, 又能解血分熱毒。
配以連翹、牛蒡子、薄荷、荊芥, 則疏表解熱;配以鮮生地、玄參、連翹、竹葉卷心等, 則清營泄熱;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 則解毒療瘡;配以黃耆、當歸、甘草, 則托毒消癰;配以黃芩、白芍、甘草等, 則清熱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