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營養性疾病又稱單純性佝僂病, 是最常見的佝僂病, 一般提到佝僂病即指本病, 是嬰兒常見的全身性疾病, 尤多見於 3歲以下的小兒。
鈣磷化謝失常和骨樣組織鈣化障礙, 致使骨骼軟化, 產生畸形。 病因主要是維生素D攝入, 合成不足或吸收不良, 致使1, 25-(OH)D生成不足, 引起鈣磷代謝障礙。
(1)日光照謝不足, 尤其是北方冬季出生的小兒, 因天氣寒冷很少接受日曬結果皮膚維生素D3生成不足。
(2)餵養不當, 嬰兒食物如牛奶、蛋類、穀類及蔬菜中維生素D含量一般不能滿足小兒的需要。
(3)慢性呼吸道、胃腸道感染性疾病,
(4)長期使用抗痙攣藥, 可使維生素 D活性代謝產物分解增加。
(5)生長快, 所需維生素D也多, 故生長快的嬰兒較年長兒發病率高。 6~12個月的嬰兒發病多, 早產兒因體內貯存鈣磷不足且生長又速, 故極易發生佝僂病。
(6)其他因素如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適宜也是致病因素。 人乳中鈣、磷比例合適, 故易吸收;牛乳中鈣、磷含量雖多, 但比例不適宜, 故吸收差。 穀類食物過多, 其中的大量植酸在小腸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植素, 也阻礙鈣、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