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肌肉接頭包括突觸前膜、突觸裂隙、突觸後膜。
(1)突觸前膜
突觸前膜由運動神經末梢突入肌纖維的部分組成, 它通過由載體介導的“胞納作用”攝取膽鹼後再合成乙醯膽鹼。 突觸前膜內的神經部分含線粒體和突觸囊泡。 每個囊泡內約含一萬個乙醯膽鹼分子。 囊泡壁厚為4~5nm, 直徑約45nm, 多集中於突觸前膜稍增厚的乙醯膽鹼釋放部分, 為針對突觸後膜皺褶隆起的頂端處。
(2)突觸裂(間)隙
突觸裂隙為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前膜和突觸後膜20~50mm寬的裂隙, 內含使乙醯膽鹼降解的乙醯膽鹼酯酶。 其周邊部, 即突觸、後膜相鄰接部由突觸後膜的基底板和覆於其上的來自施萬細胞外基底板融合衍化而成。
(3)突觸後膜
突觸後膜由在神經末梢下疊成一系列皺褶的肌膜組成, 皺褶使有限的空間內有盡可能大的表面面積。 乙醯膽鹼受體集中在突觸後膜皺褶隆起的頂端, 這使乙醯膽鹼在興奮傳遞過程中所經的路程盡可能縮短。 每個神經—肌肉接頭處有3~4千萬個乙醯膽鹼受體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