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癟桃幹的炮製方法

癟桃幹又名碧桃幹、桃梟、鬼髑髏。 載《神農本草經》。 系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未成熟果實。 4~6月採收, 摘取未成熟果實, 曬乾。

炮製方法】1.癟桃幹: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及果柄, 刷淨果皮上絨毛, 曬乾, 用時搗碎。

2.酒癟桃幹《雷公炮炙論》:“凡修事, 以酒拌蒸, 從巳至未, 焙乾, 以鋼刀切, 焙, 取肉用。 ”現行, 取淨癟桃幹, 噴適量黃酒拌勻, 待酒被吸盡後, 置蒸鍋內, 用武火蒸30min, 取出, 乾燥。

【飲片性狀】癟桃幹呈矩圓形或卵圓形, 先端漸尖, 鳥喙狀, 基部不對稱。 有的留存少數棕紅色的果柄, 表面黃綠色, 具網狀皺縮的紋理, 密被短柔毛;內果皮腹縫線凸出,

背縫線不明顯。 質堅實, 不易折斷。 氣微弱, 味微酸澀。 酒癟桃幹色澤加深, 微有酒香氣。

【炮製作用】癟桃幹性味酸、苦, 平。 歸肺、肝經。 具有斂汗澀精, 活血止血, 止痛功能。 用於盜汗, 遺精, 吐血, 瘧疾, 心腹痛。 如與浮小麥、糯稻根、紅棗同煎服, 治盜汗, 虛汗。 酒癟桃幹活血作用增強, 用於治療卒然半身不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