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地膚子的炮製方法

地膚子又名地葵、地麥。 載《神農本草經》。 系藜科植物地膚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乾燥成熟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 曬乾, 打下果實, 除去雜質。

炮製方法】1.地膚子《普濟本事方》:“去殼。 ”現行, 取原藥材, 揀去雜質及枝梗, 篩去灰屑。

2.炒地膚子《一草亭目科全書》:“炒。 ”現行, 取淨地膚子, 用文火炒至色變深有香氣時取出, 放涼。

【飲片性狀】地膚子呈扁球狀五角星形, 外被宿存花被。 表面灰綠色或淡棕色, 周圍具膜質小翅5枚, 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點狀果梗痕及放射狀脈紋5~10條;剝離花被後, 可見膜質果皮, 半透明。 種子扁卵形, 黑色。 氣微, 味微苦。

炒地膚子表面略帶火色。 氣微香, 味微苫。

【品質要求】總灰分不得過10.0%。

【炮製作用】地膚子性味辛、苦, 寒。 歸腎、膀胱經。 具有清熱利濕, 祛風止癢之功。 用於小便澀痛, 陰癢帶下, 風疹, 濕疹, 皮膚瘙癢, 如治療下焦結熱, 至患淋證, 小便赤黃不利, 數起出少, 莖痛或出血的地膚子湯(《備急千金要方》)。 炒地膚子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如治柔風, 肢體弛緩不收, 裡急不能仰息的地膚子散(《聖濟總錄》);治痔疾的地膚子散(《聖濟總錄》)。

【炮製研究】地膚子古代炮製不多, 宋代有去殼(《普濟本事方》);金代有蒸七遍(《儒門事親》);明代有炒法(《一草亭日科全書》):清代則以火酒浸一日夜, 飯上蒸透曬乾, 以去寒性(《本草述鉤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