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日飲食不當。 如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 大多有飲食不節、饑飽失常、冷熱不調或過食肥甘、辛辣食物及喜食生冷食物的病史。 長期飲食不當, 會影響胃的功能, 損害胃黏膜的防禦屏障, 使胃黏膜產生病變。 中醫認為, 飲食不節、饑飽失時、冷熱不調, 均能使脾胃受傷, 運化失常, 從而使燥熱內生, 灼傷血絡, 引起吐血、便血之症。
不同時期的營養飲食
1、出血期
消化道大量出血, 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時, 應暫時禁食, 迅速由靜脈輸液。
少量出血, 以進流質飲食為宜。 條件許可時, 應在短期內以牛奶為主要食物。 牛奶能中和胃酸, 有利於止血。 流質飲食除牛奶外, 還可用豆漿、米湯、藕粉等。
2、恢復期
一般在出血停止24小時後, 方可開始給予少量的流質飲食, 並密切觀察有無再度出血。 若情況穩定, 由逐漸增加流質飲食數量, 並酌情改為半流質飲食和軟食, 直至正常飲食, 恢復期的流質飲食可參考本病宜忌食物部分所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流質食物選擇表。
飲食調理
經常喝牛奶可預防上消化道出血。 潰瘍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多因酸性胃液銷蝕胃壁, 損傷血管所致, 為防止晚間胃酸分泌高峰期分泌過多胃酸, 臨睡時喝杯熱牛奶,
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凡有出血傾向者, 宜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K食物,
綠葉蔬菜中維生素中C含量很豐富, 柑橘、柚子、番茄、檸檬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菠菜、捲心菜、花菜、油菜和植物油中維生素K的含量較高。 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K新鮮水果和蔬菜, 能改善毛細血管的滲透性, 降低血管的脆性, 有利於止血。 還可多進食花生衣、白木耳、薺菜、金針菜、百合、藕汁、烏賊骨等, 有止血作用的食物。
飲食禁忌
1、忌食酒、煙、濃茶、咖啡:經常飲用烈性酒, 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禁飲。 長期嗜酒, 對肝臟的損害也較大, 會影響凝血因數的合成, 極易誘發上消化道出血。
煙葉中的有害成分對消化道黏膜有較大的刺激作用, 易使消化道黏膜發炎, 造成幽門及食道下端括約肌功能紊亂, 以致膽汁及胃內容物返流, 加重病情。 對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4, 禁煙尤為重要。
濃茶、濃咖啡可強烈刺激胃酸分泌, 不利於消化道炎症的消退和潰瘍面的癒合, 因而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不宜喝濃茶和濃咖啡。
2、禁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辛辣、香燥、油煎等食品性熱動火, 另外海腥發物刺激性較大, 可損傷胃腸黏膜, 引起出血。
溫馨提示:對於消化道出血患者來說, 最為關鍵的是搶佔治療時機, 倘若不及時, 患者隨時都有死亡的危險, 同時大家還有明白一點, 消化道出血光治療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