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如何吃主食, 怎樣吃好主食, 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幾款穀物的中醫養生功效。
小麥
小麥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 其適應性強, 在全世界廣泛分佈。 《食療本草》論述小麥性微寒, 可以養肝氣, 補中益氣, 和五臟, 調經絡。 《隨息居飲食譜》中論述其可補虛, 厚腸胃, 強肌力。 故病後體虛者, 心神不寧, 失眠多夢, 煩躁, 腹瀉, 腹脹腹部冷痛者或更年期女性最適宜食用。 應當注意的是, 食用小麥最好食用粗碎小麥, 即含有麥胚和麥麩的小麥才是全穀物類食物。 現在小麥面許多被加工成蛋糕,
玉米
《滇南本草》中描述玉米性味甘平, 可調胃和中, 利水祛濕, 散火清熱。 適宜食欲不振, 腹脹, 小便黃, 大便乾燥, 水腫, 氣血虛弱者食用。 現代研究表明玉米雖然蛋白質、糖類物質及能量低於其他穀物, 但其中含有異麥芽低聚糖, 可以增加腸道內益生菌數量, 改善人體消化系統問題, 改善飲食和排便, 同時可以預防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應注意的是, 爆米花雖為玉米所做, 但其性燥, 易口燥咽幹, 起口瘡, 大便乾燥, 失眠心煩者不適宜食用。
小米
小米養胃效果在穀物類中最為顯著, 並兼具養腎之用。 《本草綱目》中論述其性味鹹淡, 氣寒, 可以補虛, 益腸胃。 腹瀉, 腹脹, 食欲不振, 腰膝酸痛, 小便頻數, 頭暈目眩, 體質虛弱者適宜服用, 其中腹瀉者最適宜食用。 《食療本草》中論述陳年的小米止腹瀉, 改善消化, 增加食欲效果更好, 是產婦, 嬰幼兒, 中老年人的滋補佳品。 健康人平時多吃小米也能增強體質, 增加抵抗力, 讓人更加精神有活力。
燕麥
《本草綱目》中論述燕麥性味甘平無毒, 現代研究富含各類微量元素, 可以降低膽固醇, 降血糖, 對於便秘也有一定改善並可以預防結腸癌。
同時, 燕麥所含熱量較少, 緩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 適宜糖尿病人食用。 燕麥纖維還可減輕饑餓感, 當然就可以有助於減輕體重。
薏米
即中藥中的薏苡仁。 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論述其可利濕氣, 消水腫, 消食合胃。 《隨息居飲食譜》中論述薏米可健脾和胃, 補肺柔肝。 症見咳嗽痰多, 腹瀉, 小便黃赤或淋漓澀痛, 肌肉酸痛, 面部易起黃斑, 扁平疣者(太陰體質者)適宜食用。 現代研究糖尿病人, 高血脂患者, 腫瘤患者適宜食用。 但是薏米因為可以利濕,